3月8日是“三八婦女節”。記者采訪了正在給學生們上課的于丹,于丹也向記者正面回答了關于女性生活角色和博士聯名抵制等問題。

圖/東北網-青年
周末
[起草人按:我們深信,如果我們說的是真理,那么,一個人簽名與很多人簽名,其效用是一樣的。我們之所以決定一道做這樣一件事,其意在表明,即使在一個普遍喪失了精神信仰的時代,堅守著文化的尊嚴的聲音,也決非微弱的、毫無聲息的。本文最早在某高校的一個內部論壇征集簽名。當某些青年學者表示因為“不愿意得罪北師大”而拒絕簽名時,來自北師大的楊旸同學毅然簽下了他的名字。]
孔子不容小人居高位,非嫉妒也
文人發現一個字的正解,意義不下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青周:很多網友認為你們是出于嫉妒?因為你們的吁請書后引用了這么一句話“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徐:(笑)我可以再用幾段孔子的原話:
“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笨鬃右惠呑幼畈荒苋萑痰木褪切∪巳〈钡娜俗烁呶弧_@是嫉妒嗎?
我再舉個《莊子》里的例子。當年楚王聽說莊子的賢名,想請他作自己的宰相。當時的楚相是惠施。惠施很怕莊子會把自己的位置搶了。就在城里到處搜捕莊子3天,沒搜到。莊子自己去找惠施了,告訴惠施,有一種鳥叫鳳凰,非極清冽的泉水不飲,非梧桐的果實不吃。但有一只貓頭鷹,抓住一只腐爛的老鼠,以為鳳凰要搶奪它的老鼠。于是就“嚇!”的一聲……
青周:你們是鳳凰,要揭露貓頭鷹?
徐:我們想說,《論語》絕對不是于丹所講的那樣,反對的聲音不但有,而且很激烈。
這個帖子我寫了20分鐘。最開始的言辭更激烈。但我的好友朱崇科教授說,不要讓人懷疑我們的誠意,因為我們并不想攻擊這個人,我們更加關注的是民族文化的將來。
那些說我們做這個事情是出于嫉妒的人,他們不能理解我們這些真正做學問的人,從學問中得到的快樂。錢鐘書先生曾經說過,對于做學問的人來講,發現一個字的正解,其重要意義不下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文節選/東北網-青年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