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教育醫療連續5年居價格投訴首位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今天(3日)的消息說,2006年價格部門查處的5.1萬件價格舉報案件中,教育、交通運輸、醫藥、房地產及物業管理、電信位居前五位,占案件
總數的66%。
被舉報的教育收費問題主要有,學校不執行相關政策,違規收取擇校費、贊助費,“一費制”外自立項目亂收費,以改制為名舉辦“校中校”、“校中班”亂收費。
交通運輸價格問題包括,大中城市機動車停放亂收費、春節期間公路客運車票亂漲價、亂收過路過橋費、交通事故施救過程中拖車、牽引高收費。
被投訴的醫藥價格問題是,醫院分解項目收費,重復收取一次性材料費,對病人過度檢查、過度治療高收費,大處方、藥價高、看病貴。
房地產價格及物業收費也是近年來頻頻被投訴的問題,主要有物業公司以裝修保證金名義變相收費,中介公司、經紀人超標準收費或擅自收取擔保金,“黑中介”屢禁不止,亂收費服務差或者只收費不服務。
而“優惠”、“套餐”泛濫則是近年來被消費者屢屢指責的電信價格問題。消費者認為,以套餐名義優惠的服務存在價格標示不全、虛假優惠、隱瞞價格附加條件、商業廣告占用用戶付費時間等問題。
此外,投訴較多的問題還包括,有的管理部門把行政職能轉移到中介組織,變相強制收費;一些加油站推遲降價或者提高標準出售成品油;商品零售企業在促銷活動中采取模糊標示等手段欺詐消費者等等。
據悉,2001~2006年期間,教育收費有5年在各類價格舉報位居第一,1年位居第二;醫藥價格1年位居第一,3年第二,2年第三,一直是群眾舉報熱點。
為什么相同的問題會無休止地出現在價格部門的投訴榜上?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確實一些舉報問題已是多年頑疾,這說明僅靠價格部門單純地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已經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這位負責人解釋說,如教育亂收費問題、高速公路事故車輛施救高收費問題、醫療機構對病人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甚至強制服務收費問題、一些壟斷行業以保證金名義變相收費問題、一些行政部門把行政職能轉移到中介組織或協會變相強制收費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的產生,有被舉報人利益驅動的主觀原因,但主要是存在教育資金投入不夠、以藥養醫補充經費缺口、醫療收費標準偏低、經營體制壟斷、行政權力規范不嚴等客觀因素,需要通過推進體制性改革和調整相關政策加以根治。
據介紹,2006年價格部門通過查處價格舉報違法案件,退還消費者1.9億元,上繳財政1.1億元。(記者劉世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