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三月三十一日,狂熱的追星族在北京參加偶像明星出席的聯歡活動。近期,不理智的追星現象已成為社會問題被廣泛關注。 (中新社發 張宇 攝)
瘋狂追星引發熱議 學生渴望父母老師應適度管教
為了見到自己喜愛的明星,瘋狂“粉絲”不惜傾家蕩產,甚至賠上了老父的性命仍無意悔改。一起極端的追星事件在社會上激起了軒然大波。對于校園追星現象,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呢?心理學專家指出,欣賞明星是可以的,但要明白生命的意義是什么,要學習明星身上的特質,而不是迷戀明星本身。
同時,還應該與偶像保持理性的距離,偶像并不是我們生命的全部。
學生論壇
父母給我正確引導
學校是追星族的集中地,初中時,班上許多人尤其是女孩子,幾乎都有自己喜愛的明星,如果別人談起某某明星而你一無所知時,別人便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為了與同學們打成一片,我也成了“追星族”中的一員,注意力漸漸從學習方面轉移到追星上來。父親給的生活費大部分用來買明星的海報、歌碟,甚至逃課也要去看他們的演出,而且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與同學們談論一些歌星的最新情況。
不久父母便從班主任那里得知了我的變化,當時他們并沒有過多地責備我,只是心平氣和地與我進行了一次交談:追星可以,但要適度,不能荒廢學業,也不能再亂花錢。如果能達到上述要求,他們答應不禁止我追星。之后,父親又有意識地購買了一些人文書籍供我在課外閱讀。注意力重新轉移到學習方面后,我的追星熱情也淡下來了。
現在的我,與眾多把影視明星視為偶像的同齡人相比,也許顯得很不“時髦”,但想到那些因追星而喪失人生方向甚至導致家庭破裂的人,我覺得我應該感謝父母的及時糾正和正確引導,是他們讓我走進了另一片天空,現在,我的生活過得充實而精彩。
湖南省懷化學院 唐瑛
父母適當管管我們好
學生追星,有的是因為喜歡明星,也有的是因為心里空虛,尋求樂趣。家長要看情況決定是否要管。假如我們是利用課余時間看看電視里自己喜歡明星的表演,聽聽他們的歌,簡單地收藏一些他們的畫像和圖片剪報等,沒有影響自己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父母就沒有必要限制得太多,否則很容易讓人產生逆反心理;但如果我們因為追星而影響了學習,甚至達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父母就不能不管不問了。因為我們畢竟年齡還小,閱歷還淺,對許多事情還沒辦法正確把握。如果我們的行為已經很荒謬了,父母卻還是一味遷就,那就很危險了。 江西省吉水二中
莊凡
追星要適度
作為中學生,我也追星。我認為,追星能給我們緊張的學習生活帶來快樂,空閑時欣賞一下偶像的歌曲或電影,是減壓的好辦法。當然我也知道,過度追星不僅會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還會影響自己的健康。
在如何理智追星這個問題上,家長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前一陣鬧得沸沸揚揚的“追星悲劇”,其主要責任就在于家長。家長作為成年人,應該具有正確的判斷能力,不應該過于嚴管,更不應該跟孩子一起“發瘋”。我喜歡哈利·波特,也收集一些有關的書籍和電影,我的父母從不干涉,因為我并沒有因此而影響學習。能夠做到合理安排學業和興趣,擁有正常的心態,分得清主次,這才是最重要的。 (廣州市第八十六中學
王文秀)
追星的慘痛教訓
我的同桌是個“追星狂人”,高二那年瘋狂地迷戀上了潘瑋柏。每天下課后,她都會和幾個要好的女生一起談論潘瑋柏,滿口的“潘帥”。潘瑋柏的專輯、海報等她決不放過,無論如何都要買到手。但她家不是很富裕,如此追星產生了很大的經濟壓力,她怎么也沒辦法靜下來讀書,成績一落千丈。到了高三,她已經從以前的年級前十幾名掉到了兩百名開外,父母因此傷透了腦筋。我真希望同桌能找回從前的自己,認真刻苦地學習,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努力。 江西省宜豐縣宜豐中學高三
歐陽蘇骙
我的一點看法
我是大學生,也有自己的偶像,也希望有一天能夠親眼看到他,但這不會影響我的正常生活。我只是有時候聽聽他的歌,看看有關他的新聞,學學他好的一面,比如他熱心公益事業,經常幫助他人,在我消極的時候,他努力上進的精神能夠激勵我——僅此而已。
我個人對于追星并不反對。明星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成長起來的,這一點對我們是有啟迪意義的。只要把握好,追星對于我們的成長是無害的。在追星的過程中,應該多學習明星身上的優秀品質,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但是,切不可因為追星而浪費大量的金錢、時間,耽誤學業,追星過了頭,就適得其反了。
作為家長,應該正確引導自己的子女,而不是視而不見,更不能站在子女的立場跟著孩子一起瘋狂。也有一些家長極力反對孩子追星,其實這也沒有必要,限制得太嚴,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浙江師范大學
金玉華
不能太瘋狂
我身邊有不少追星族。這些追星族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喜歡收集一些明星的圖片,有的藏在日記本中,有的夾在課本里,有的貼在宿舍門上,有的壓在床鋪底下,只要一有空就拿出來看。
我要說的是,正確的追星不應受到指責。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歌星、笑星、體育明星等常常成為我們的偶像,我覺得這并不是什么壞事,心中有偶像,就容易為了一定的目標而努力奮斗。好的偶像確實能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使人不斷進步。成功時,想象偶像會提醒自己不要驕傲,再接再厲;沮喪時,想象偶像會鼓勵自己不要泄氣,繼續努力;徘徊時,想象偶像會告訴自己不要迷茫,迎難而上……
但是,追星不能太瘋狂。我曾聽說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個中學生,十分崇拜某女明星,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為了能見到她,跟她一起合個影,他竟不顧家人的反對,獨自一人乘火車南下。由于最后沒有達到目的,這個中學生竟然臥軌自殺了。前一陣炒得很熱的“追星事件”更甚,不但傾家蕩產,連父親的性命都賠上了。追星追到了這一步,真的就是一種病態了。 河北省易縣易水中學
宋贊
老師觀點
正確對待孩子追星
甘肅省成縣城關中學 賈彤
盲目的追星行為讓孩子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許多學生把收集明星資料、照片、唱片放在了生活中頭等重要的位置,把臥室貼滿了自己喜歡的明星海報,文具、書本、背包上都有偶像的身影,有的學生甚至把偶像圖片貼在課桌上,連上課的時間都盯著看,根本不能專心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偶像崇拜,人之常情。作為老師,我并不反對你們追星,關鍵是你們能不能把握好追星的“度”。你們追星大都只注重明星的相貌、嗓音等一些淺層次的東西,對于他(她)為什么歌唱得好、為什么舞跳得好、為什么能從一個普通人變成明星這些深層的原因卻不去考慮。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個明星都有自己的奮斗史,我們應該追求的是他們那種不畏挫折、昂揚向上的精神。
你們正在成長,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是偶像讓你們眼前一亮。你們正在學著按照自己的方法行事,正是這個過程讓你們漸漸地成熟。但是,畢竟你們還是孩子,在是非的判斷上難免會出現偏差。因而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同時,也應該多聽聽老師和家長的意見,畢竟,成年人對事物的認識更加全面和客觀。
家長談心
對待追星重在引導
我同事的孩子上初二時迷上了周杰倫,甚至還留了一個和周杰倫一樣的發型。過于專注這些,學習成績自然下降。可無論同事怎樣嚴厲批評,孩子都當成耳旁風。
一天晚上,同事一覺醒來,發現孩子屋里的燈還亮著。她悄悄走進去,發現孩子戴著耳機睡著了。她摘下耳機一聽,她給孩子買來學英語的MP3里響著的卻是周杰倫的歌。同事說,當時她真想拉起孩子狠狠地教訓他一頓。可轉念一想,也許正是以前的教訓讓他學會了“打掩護”。同事一夜未眠,天亮時終于想到了對策。
第二天,孩子發現秘密泄露了,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可同事卻顯得對周杰倫很感興趣,主動在家里放上了他的歌曲《蝸牛》。孩子被這首旋律清新、內容上進的歌曲感染了,不自覺地跟著哼了起來。見此情景,同事不失時機地說:“喜歡一個明星,要看他的哪些方面更適合自己模仿,更適合自己學習。”聽了這話,孩子若有所思地垂下了頭。
沒過幾天,孩子就去把頭發剪短了,同事還從他的筆記本上看到了《蝸牛》中的歌詞: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
現在同事的孩子已經上了高一,不但成績優異,各方面也都齊頭并進。看來家長對待孩子追星,要找準切入點進行引導,讓他們自我認識,自我調整,從明星身上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閃光點。
山東省臨沭縣實驗小學 吳清鳳
極端追星只是個別現象
看到關于瘋狂追星事件的報道,我故意問正在讀高中的女兒有什么看法,她們班有沒有類似的瘋狂追星族。女兒聽后不屑地說:“我才不會這樣,我們班也沒有這樣的傻瓜‘粉絲’,又沒毛病,誰會這樣啊?”我想,女兒所說的應該是目前大多數孩子的真實狀況。
平時,女兒和大多數同齡孩子一樣,喜歡看娛樂節目,喜歡看明星演唱會,喜歡聽流行音樂。前年,超級女聲比賽還沒結束,李宇春的“明星照”就被她買了回來。平時一起看電視時,我經常跟她開玩笑說:“這期有沒有你的‘嘔吐對象’(玩笑話,即偶像的意思)呀?”女兒有時哈哈一笑說沒有,有時則大方地說自己喜歡這個明星。這時,我和丈夫就會問她:“他(她)哪里表現得好?講講你喜歡的理由給我們聽聽。”講得對,我們就一起分享;講的理由不夠充分,我們就和她一起分析評判。這樣,既給了女兒充分的自由,也讓她更進一步明白了該怎樣追星,到底要追些什么。
其實,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追星是很正常、很普通的事。只要做家長的能夠正確認識并引導好孩子的追星行為,就沒有什么可擔心的。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和孩子聊天,多傾聽孩子對身邊事物的看法,多幫孩子解答一些他們認識模糊的問題,這樣,孩子就能夠健康而愉快地成長了。
江西省金坪華僑子弟學校 王曉鳴
觀點集萃
明星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一面是經過包裝的,并不是完全真實的自己。走下舞臺,明星也是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佚名
我雖然無法擁有劉德華那出眾的外貌和動聽的歌喉,但我可以努力學習他那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奮和敬業,如此堅持和努力下去,大家也會像對待劉德華一樣對我豎起大拇指。
——北京市 余亞斌
打開電視、翻看報紙,少不了關于明星的緋聞瑣事。媒體對明星的過分炒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使得一部分孩子因為追星而偏離了正常的成長軌道。
——山東省招遠市 李從尼
有時我也和女兒一起看某些明星的“另一面”,讓她知道明星是個多面體,有光彩照人的一面,也有黯淡甚至丑陋的一面。漸漸地,孩子就學會了客觀地看待明星。
——河北省清苑中學 劉文發 (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