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9日,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副司長宋永剛和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史寧中、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韓震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施師范生免費教育問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副司長
宋永剛]2006年我國普通中小學教師1043.8萬人,中小學教師
的大頭是在農村,農村小學老師有352萬多人,占到小學教師總數的63%,初中教師有半數在農村。應該說中小學教師隊伍在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為培養中小學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當前,我們教師隊伍建設也還存在著一些需要引起我們重視的問題,特別是到了現在這個新的時期,新的階段,人民群眾對高質量、高水平的教育期望值已經非常高了。在這種水平下要提高教育質量關鍵還是要依靠我們有一支好的教師隊伍,沒有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要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愿望是很困難的。
2007年5月19日,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副司長宋永剛和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史寧中、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韓震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施師范生免費教育問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圖為宋永剛在回答網友問題。中國政府網
姚勇 攝
師范生免費教育不是過去免費模式的簡單重復和回歸
[主持人]那我有一個問題很想請教三位嘉賓,我們國家曾經實行過長期的師范生免費教育,現在又走上了免費之路,應該是叫恢復呢?還是叫創新?目前要實施的師范生的免費和過去一直沿襲的師范生免費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史寧中]其實過去上大學都是免費的。不光師范生免費,其他學生也是免費的,后來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一些專業開始收費了,那時候師范生學費在我們學校是收100塊錢的,一直到1998年開始按照規定我們學校才稍微多收一點,但是和別的專業比一直收得比較少。這次和過去不同的就是學費其實照交,由國家來替他付學費,因為現在涉及到辦學成本的問題了,辦學成本就是由國家、地方或者個人承擔,個人承擔這部分已經由國家幫著承擔了,所以和過去是不一樣的,所謂免費是指國家替他承擔費用。
[宋永剛]我覺得現在實際上師范生免費教育不是過去免費簡單的重復和回歸。特別是在高校普遍收費的情況下,國家對師范生給予優厚的待遇,更加體現出國家對師范教育的重視。
[韓震]我想這個問題從師范生過去的那種免費體制到現在重新提出這個問題,這不是簡單的恢復,實際上是一個歷史階段上的新的變化。原來我們之所以歷史上一直對師范生有一些優厚的政策,這些政策更多地考慮的是我們那時候教育水平比較低,國家要拿出很大的資金培養大批的愿意當教師的人。但是現在發展到教育、高等教育,包括經濟發展到現在這樣一個水平,實際上數量已經不成為一個主要的問題了。包括地方師范大學實際上每年的招生量是非常大的,我想國家之所以提出這個政策,更多的考慮的還是教師的質量問題,也就是培養教師的質量和水平,這是這個制度的新的變化。
師范教育為教育事業母機 還存在三點“不適應”
[宋永剛]在目前,特別是農村地區,教師隊伍還存在結構失衡的問題,另外我們也存在著一方面農村急需合格的教師,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學畢業生又去不了,下不去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尋求一種好的機制和辦法,來解決目前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困難。應該說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是中央繼實行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后為促進教育發展、教育公平采取的又一項重大舉措。也是師范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機遇,是教師教育創新的一個突破口。師范教育應該說是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師范教育為基礎教育輸送大批的合格教師,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但是在教育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如果按照更高標準的要求來看,特別是按照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我們有幾個方面不適應。可以概括為三句話,一句話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對于高水平教師的迫切需要;第二句話就是師范教育發展水平不適合建設高素質教師的需要;第三句話是高等師范院校的人才培養還不能完全滿足基礎教育對優質師資的迫切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