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級轎車-雖然這個梅賽德斯車型系列的名稱從1993年才正式面世,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以前。這個車型系列始終融合了非凡的舒適性和可靠性以及最高水平的安全性和創新技術。
換言之,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是具有悠久傳統的車型系列。
1953年
9月8日,戴姆勒-奔馳公司董事長Fritz
K?necke博士推出了新款"梅賽德斯-奔馳180",為如今的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車型系列奠定了基石。"梅賽德斯-奔馳180"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因為其完全背離了20世紀30年代的設計風格:連續的側圍沒有自力支撐的翼板,構成了整體式車身。事實上,戴姆勒-奔馳早就意識到"生產汽車不只是技術進步的事情,而且同樣取決于不斷變化的大眾品位"(戴姆勒-奔馳董事長當時如此強調)。
新式車身設計也有技術原因。整體式車身依然與車架/地板系統相結合,比以前的"170
S"車型具有更高的扭轉剛度,同時大幅度降低了重量。另一個技術亮點是雙橫臂式前懸掛。雙橫臂式前懸掛是首次安裝在前副車架上,前副車架也承載發動機和變速箱,以便更加容易修理。"梅賽德斯-奔馳180"裝配了52馬力的1.8升四缸發動機,最高速度為126公里/小時。
盡快將技術進步融入批量生產之中已經成為梅賽德斯的理念之一。因此,梅賽德斯工程師于1955年9月以更先進的單鉸接點低位樞軸擺動橋取代了雙鉸接點擺動橋,從而進一步顯著提升了已經非常出色的操縱性。
1956年5月,"梅賽德斯-奔馳190"面市。除了更多的鍍鉻裝飾件之外,"梅賽德斯-奔馳190"與"梅賽德斯-奔馳180"的外形基本相同,主要區別是"梅賽德斯-奔馳190"裝備了來自"190
SL Roadster"的75馬力頂置凸輪軸式四缸發動機。
1957年9月,"梅賽德斯-奔馳180"也裝配了這種新款發動機,雖然輸出功率只有65馬力。同時,"梅賽德斯-奔馳180"采用了略微加寬的散熱器格柵和更大的尾燈。這些也是第一款"梅賽德斯-奔馳190"的特色。
另外,柴油機也值得一提。1954年春季,40馬力的"梅賽德斯-奔馳180 D"車型面市;1955年秋季,"梅賽德斯-奔馳180
D"增添了三種不同功率的版本。這些柴油機轎車具有極為出色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以至于梅賽德斯柴油機轎車成為了出租車行業的優先選擇,而且至今依然如此。從1958年10月起,"梅賽德斯-奔馳190"也提供了柴油機版本。"梅賽德斯-奔馳190
D"采用了在柴油機領域中與眾不同的頂置凸輪軸,使其輸出功率達到了50馬力,最高速度可達125公里/小時。
1961-1968:帶有"尾鰭"的梅賽德斯-奔馳
在展現于1961年9月的國際車展上之前,大眾已經習慣了"浮筒型"的后續車型,或者至少已經習慣了三分之二。從前窗玻璃向后看,新車型類似于兩年前推出的梅賽德斯S級大型轎車。外部差異僅僅在于縮短14.5厘米的前端以及圓形大燈。
真正引起轟動的是尾部,因為高級和新款中級轎車都展現了大西洋彼岸的代表性造型特色 - 尾鰭。銳利而端莊的輪廓有效地突出了車身的梯形線條
在技術方面,新款中級轎車充分體現了梅賽德斯星徽品牌的價值。"梅賽德斯-奔馳190
c"汽油機轎車的功率為80馬力,最高速度可達150公里/小時。兩個月之后,"梅賽德斯-奔馳190
Dc"柴油機轎車面市,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為29秒,最高速度可達130公里/小時,在當時的柴油機領域中取得非凡的性能。事實證明,"尾鰭"的柴油機版本是最暢銷的車型:在1965年,幾乎三分之二的購買者選擇了"梅賽德斯-奔馳190"的柴油機版本。
從1962年8月起,"梅賽德斯-奔馳190"也提供了內部制造的四速自動變速箱;一年之后,梅賽德斯-奔馳為其前輪增添了盤式制動器,并為其裝配了兩個單獨的制動回路。在1965年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中,這款車型具有更大的排量、更大的輸出功率(95馬力)和五道軸承的曲軸,并采用了新的型號名稱:從那時起,中級車型稱為"梅賽德斯-奔馳200"。在外部裝備方面,"梅賽德斯-奔馳200"采用附加照明裝置,包括霧燈、駐車燈、轉向信號燈以及梯形尾燈組。
1968-1976:以"Stroke 8"進入20世紀70年代
1968年1月,新款梅賽德斯車型問世,也就是人們至今普遍知道的"Stroke 8"。 "Stroke
8"在型號名稱方面有著起源,這個車型系列最初從200
D/8型發展到250/8型。與眾不同的后綴"/8"最初是為了指出其面市年份,但在不經意間成為了這個車型系列的綽號。這是區分"新一代"車型(也就是"Stroke
8")及其同名前身的必要方法。
不管怎樣,"Stroke 8"的確與眾不同。"Stroke
8"不僅在技術和風格方面完全切合時代,而且還略微領先于時代。現代的斜擺動式車橋取代了老式的橫向擺動式車橋,外部線條具有一定的地中海式風情。盡管尺寸緊湊,但"Stroke
8"依然提供了寬敞的內部空間。
新車型也運用了眾多備受推崇的創新成果,包括所謂的"對置式"前窗刮水器,軟包儀表板中的嵌入式開關,以及腳踏式駐車制動器和多功能控制桿,這是駕乘者公認的開創性成就。另外,戴姆勒-奔馳提供了中級轎車中前所未有的發動機選擇:內部稱為W
115的車型最初裝配四缸汽油機或柴油機,看上去幾乎相同的車型W 114則裝配六缸汽油機。從1974年起,全球第一款五缸柴油機在"Stroke
8"系列中引起了轟動,五缸柴油機以80馬力的輸出功率,使這款車型成為了最強勁的柴油機轎車。
戴姆勒-奔馳執行委員會主席Joachim Zahn博士聲稱:"這個包括15種車型的產品系列掀開了公司發展的新篇章。"Joachim
Zahn博士特別提到了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方面的進一步改進。在安全領域,梅賽德斯汽車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實際上,"Stroke
8"系列的車型融合了戴姆勒-奔馳在幾十年中開發的各種開創性安全技術:安全車身、安全門鎖、旨在減少事故中二次傷害的內部設備、安全轉向管柱等等。在1973年秋天進行改款時,"Stroke
8"增添了防塵側窗、尾燈、前排頭枕和慣性卷筒式樣安全帶。
1976-1985:梅賽德斯中級轎車的楔形車身輪廓
在最后一款"Stroke 8"下線之前,梅賽德斯-奔馳于1976年1月推出了"Stroke 8"的后續車型(內部稱為W 123)。與其前身相比,W
123的長度和寬度分別增加了45毫米和16毫米。經典的梅賽德斯散熱器格柵具有扁條拉模的外形,兩邊是共用一個透鏡的圓形雙大燈或者水平的矩形大燈(頂級車型
280和280 E)。
新車型系列最初包括九個版本:四款柴油車和五款汽油車。為了提供被動安全性,梅賽德斯工程師融合了更多的創新技術:梅賽德斯工程師將油箱移至后軸上方的受保護位置,從而為整個后部創造了長長的折皺區。梅賽德斯工程師去除了以前的前副車架,在這個區域也提供了更大的可變形區。
除了W
123系列的Saloon和Coupé外,梅賽德斯-奔馳在1977年國際汽車展上推出了第三種車身變體"Estate"。"Estate"車型的行李箱蓋上有字母"T"。產品專家解釋:"T"代表"旅行(Tourism)和交通(Transport)",從而開創了旅行車發展中的新趨勢。梅賽德斯消除了"旅行車即商用車"的形象,并以高品質裝備引起高要求消費者的興趣。因此,E級轎車"Estate"在28年前就成為旅行車的潮流引領者。
1985-1995:設計和技術的新起點
新造型、新車身、新車軸、新發動機,迎風面積減少30%,重量更輕:簡而言之,這些是新款梅賽德斯中級轎車(1984年12月面市)的主要特征。實際上,新系列(W
124)徹底進行了重新設計:高強度鋼板使其更輕,并有助于將油耗降低20%。在發生前端斜向碰撞時,最優化的叉形桁梁車身結構降低了乘客受傷的風險。自動鎖止式差速器(ASD)、加速防滑控制(ASR)和4MATIC四輪驅動也在W
124中首次亮相。
這些努力都獲得了成功。畢竟,中高級車型是戴姆勒-奔馳轎車業務的支柱。因此,中高級車型系列在迅速擴展:在1985年國際汽車展上,戴姆勒-奔馳推出了"Estate"車型;在1987年3月;戴姆勒-奔馳推出了兩款"Coupé"車型。
驅動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步。1989年,戴姆勒-奔馳以改進型發動機(將微粒排放量降低了40%),啟動了"柴油機計劃89"。四年后,梅賽德斯-奔馳率先為柴油機推出了四氣門技術,包括排氣再循環和氧化型催化轉化器(標準配備)。同時,新款汽油機也采用四氣門技術、全電子化發動機管理、無分電器高壓點火和數據總線。1993年,梅賽德斯-奔馳作出了另一個重大決定:從那時起,梅賽德斯-奔馳的中高級轎車稱為"E級轎車"。
1995-2001:雙大燈代表新的品牌形象
1995年6月23日,"新眼睛"是新一代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在整個歐洲上市時的廣告語。四個橢圓形大燈形成了全新和動感的前臉,并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然而,新款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也具有轟動性的風阻系數(0.27),采用了30多項創新技術,包括了非常豐富的標準配備,并提供了卓越的乘客安全保護。卓越的乘客安全保護不僅僅歸功于前端和后端的大型可變形區,因為梅賽德斯-奔馳也是率先將安全帶拉力限制器和側面安全氣囊作為標準配備的汽車制造商。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比以往更大的個性化配置范圍:為了進一步提高個性化,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首次提供了三種設計和配備系列:經典型、優雅型和時尚型。
與以前直列六缸發動機的重量相比,從1997年初裝配的新款V6發動機輕25%。與三氣門技術和定相雙火花點火一樣,全球首次應用的輕合金缸套(具有超低摩擦表面)也有助于降低油耗。1998年6月,梅賽德斯-奔馳E級柴油車(從此以后稱為E
200 CDI和E 220
CDI)的發動機升級為新型CDI柴油機。新型CDI柴油機采用了共軌直噴和渦輪增壓技術。在1999年7月的改款(進行了1800多項改進)之后,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將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作為標準配備,從而顯著降低了側滑的危險。另外,由于裝配了新型4MATIC四輪驅動,梅賽德斯-奔馳現在可以去除傳統的自動鎖止式差速器,因為4MATIC四輪驅動向空轉車輪施加制動壓力,直至空轉車輪重新獲得牽引力。
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率先采用了四大燈前臉,并以眾多的創新技術,在其細分市場中成功占據了領先地位。在面市一年之后,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也提供了"Estate"車型。"Estate"車型具有樹立新標準的大型行李艙。
從2002年春季以來,第七代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從那時起,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作為進口轎車進入中國市場。2005年12月22日,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在合資企業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開始本地化生產。作為全球領先的高檔品牌,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為中國行政轎車細分市場樹立了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