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10萬元買新國債
比存款多賺468元
儲蓄國債昨銷售平平 建議穩健投資不妨關注國債
第一理財專訊 昨日,今年第一期儲蓄國債(電子式)開始在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招行的網點對外發售,但記者走訪我市多家銀行營業網點了解到,與同時銷售的兩只新基金相比,市民購買國債的熱情遠低于基金。“雖然國債的收益率相對較低,但收益有保障,并且本次銷售的儲蓄國債與普通定期存款相比有明顯的投資優勢。”銀行專業理財人士認為,一個家庭合理的理財方案,資金要根據家庭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均衡選擇,風險高低搭配,投資國債是平衡風險的一個好途徑。
優勢明顯高于存款
昨日上午,記者在伊春路建設銀行一營業網點內看到,前來購買新發行廣發大盤基金的市民需要排隊認購,但在記者等待的半個小時內沒有前來購買國債的市民。據悉,本期國債期限2年,票面年利率3.42%,高出同期銀行存款稅后收益0.468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如果市民用10萬元購買本次國債的話,每年比銀行存款多收益468元。
適合偏好低風險投資者
“投資者對加息預期的擔心,以及多種收益相對穩定且比國債高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發售是造成國債市場遇冷的主要原因。”招商銀行青島分行零售部總經理閆嘯東分析,目前人民幣理財產品對國債銷售沖擊最大,同樣追求降低投資風險情況下,人民幣理財產品要比國債高。應該說,儲蓄國債則主要適合收入比較穩定,追求長期收益,特別是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不高的投資人。從理財的角度講,手中的資金要根據家庭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均衡選擇,長期投資國債肯定是穩贏無疑;而對于一般人而言,進入股市首先要正確看待個人經濟實力和風險抵御能力。(記者 劉延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