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里扔了一地蛤蜊皮,冰箱里的水果都給吃光了,最糟糕的是馬桶都給堵了。”昨天,家住湖南路的市民何魁勝致電記者,訴說了他嘗試換房旅游帶來的煩惱。一名不負責任的驢友給何魁勝家造成了上面的“慘相”。記者采訪發現,目前部分大學生和年輕白領通過網上的驢友介紹,交換各自房門鑰匙,允許對方在自家房子吃住,然后在對方所在的城市旅行。不少嘗試過的人認為這樣省錢,但法律專家提醒,與陌生人換房,責任有時 很難分清,小心中招。
???????換房7天省了兩千元
???????在島城某外企上班的周鵬是個“骨灰級”驢友,上周他休假,想去趟北京到各奧運場館附近“踩踩點”,明年來看比賽。“我算了筆賬,即使最差打算住招待所,7天下來也要2000多元。”他得知網上結識的一名北京海淀區的驢友恰好想來青島旅游,于是雙方互留了電話號碼,隨后周鵬到達北京,兩人交換了鑰匙。
???????“外出旅行吃住在居民樓里,跟住賓館真不一樣,7天的北京之旅令我很開心。”周鵬說,自己嘗試了一次做北京人的感覺。
???????專門有網站搞“換房”
???????記者在網上發現,國內有數十家網站提供免費的換房旅行服務,有的還建立了“青島站”的鏈接。這些網站幾乎都把“省錢、方便”作為換房的最大優點吸引顧客。但要在網上找到合適的人換房,還得有比較苛刻的條件:除了要寫上房子和房主的基本信息外,有的甚至要求“最好附上家庭照片”等。一家換房網負責人說,此舉是為換房者的安全著想,他們還會要求雙方簽訂一個協議——如水電費如何交、出現問題誰擔責等都寫明。
???????記者聯系了多家網站相關負責人,對方均表示這只是個“新鮮事物”,換房成功的例子目前還不到兩成,不過網絡注冊的會員很多,其中一家就有3000多名會員。
???????六成人稱“換房悠著點”
???????“我在他家四天,幾乎沒動過什么東西。他倒好,把我們家整的面目全非。”文前提到的市民何魁勝說,他很后悔上次換房經歷,以后寧肯跟旅行社出去。昨天,記者在網上訪問了12名網友,只有四成人贊同該方式,“飛信奇奇”說,換房省去了住店的麻煩,還能學別人如何布置家具,體驗當地人生活。但六成人反對,他們認為換房泄露了個人隱私,同時出了問題很難處理。
???????天劍法律服務所趙天真認為,換房屬個人自由,但要注意保護隱私。換房過程中,如果一方損害對方財物,雙方不管有沒有簽訂相關合同,對方都要負賠償責任;如果一方獲取對方隱私,不算侵權,只有利用這些隱私損害對方利益才構成侵權。他建議應在合同中寫明“合法合理的使用房屋更不能轉讓轉借轉租房屋”等。記者 孫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