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家思想為主干的齊魯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杰出代表。近年來,深入挖掘齊魯沃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使之弘揚光大,以推動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成為我省各級黨委、政府的共識。
???????孔子熱帶動齊魯文化熱
???????2007年12月29日,《齊魯講壇——齊魯文化走進北京大學百周年講堂》系列活動最后兩講在北大舉行,使得幾個月前掀起的京城齊魯文化熱到了沸點。
???????1984年
,當“國際孔子文化節”的前身“孔子誕辰故里游”首次在孔子家鄉濟寧市曲阜縣舉辦時,內容較單薄,只是孔子像揭幕、仿古樂舞表演及游覽“三孔”。為期一天的地方性活動并未引起媒體特別關注。而時至今日,活動的主辦者已升格為山東省人民政府、文化部、教育部、國家旅游局等聯袂,一個地方性的活動衍變成持續15天,集紀念、文化、旅游、商貿、學術等內容為一體、中外賓客熱聚的影響巨大的國家級、世界性的文化節日。“孔子文化”亦成為著名文化品牌。
???????作為中國文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孔子倡導的和諧思想,既為我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也對化解當今世界的各種矛盾提供了有益啟示。所以,以“孔子”為帶動,讓齊魯文化走出山東,走向世界,傳播中國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展示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新形象,傳播和諧理念,既是文化工作者之己任,也是各級黨委、政府之共識。
???????“走出去”首先是讓人了解孔子,了解齊魯文化。
???????在此方面,我省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孔子及儒家文化的研究和傳播取得了顯著成果,加強了孔子基金會等研究機構,創辦了《孔子研究》、《齊魯學刊》等期刊;出版了《孔子文化大全》、《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庫》等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中國儒學網、中國孔子網等網站;舉辦了學術論壇、孔子文化展、山東省首屆文博會等大型推介會展。
???????近年來,“孔子熱”在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迅速升溫,有的國家將孔子誕辰日定為老師節,聯合國還設立“孔子教育獎”,海外孔子學院數量急劇增加。2007年,我省向海外孔子學院贈書頻繁,孔子和儒學經典進入海外課堂、教材。這一年,我省在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文化展會、推介會、宣傳會,其中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山東文化周”及齊魯文化藝術民俗展,在香港舉辦的“香港回歸暨孔子誕辰2558年”系列宣傳活動,在18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的“2008相約奧運,揚帆青島”活動等,都是高水平的“走出去”形式;我省文藝組團出外演出更加頻繁,展示齊魯文化的地方劇種呂劇、柳子、萊蕪梆子等,都在積極開辟“走出去”的路徑。
???????在“孔子熱”感染下,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齊魯文化熱”的絢麗景觀。
???????各地特色唱主角
???????恰是首屆孔子國際文化節舉辦時的1984年仲春,白浪河岸湛藍色的天空上,各色風箏飄蕩飛翔,濰坊市舉辦了首屆風箏節。
???????在風箏節舉辦前,世人很少知道,濰坊早在戰國時就出現了放風箏的文字記載。當時,風箏不僅是戰爭武器,還是游戲及放晦求吉風俗的重要道具。濰坊人利用來賓觀賞風箏之機,將這一歷史廣而告知。風箏是古人糊的,風箏節卻是今天聰明的濰坊人創造的。如今在國內外名聲赫赫的濰坊國際風箏節及其派生的濰坊國際風箏旅游節,是我省地方深掘歷史傳統文化資源,做大做強本地特色文化品牌,協力弘揚齊魯文化創舉中的一例。
???????我省傳統歷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厚,有齊文化、魯文化、泰山文化、黃河文化、運河文化、三圣文化、大舜文化、龍山文化、八仙文化、嶗山文化等。以傳統歷史文化資源為原料,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將品牌推出山東,推到海外,各地發揮了巨大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首先,把“歷史”保護好。淄博市利用“戰國第一都”之“地利”,打保護牌、遺址牌、名人牌、古藏牌,加大古遺址及古墓的保護力度,建造一系列諸如古車馬等博物館,修繕了蒲松齡等眾名人故居,打造后的特色文化保持了濃郁的“原生態”風格。作為省會城市的濟南,通過規劃、百姓評選、平移建筑物等方式,較好地解決了舊城改造與保護老街巷、老建筑之間的矛盾。保護措施得力,使趵突泉等泉群,連續多年噴涌,泉水文化這張名片更加亮麗。
???????第二,特色中掘亮點。菏澤市歷史名人眾多,古遺址遍布,是一方歷史文化深厚的土地。但若打遺址牌或名人牌,與一些“古都”相比,并不處于優勢,爭不得“第一”。菏澤市選擇了牡丹這一載體,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如今,菏澤名副其實成了“中國牡丹城”,每屆國際牡丹花卉節都有130萬游客參加,穩坐“世界牡丹都”第一把交椅,其他歷史文化資源因此得以有效展示。聊城市亦在“水文化”方面爭第一,成就了“江北水城”的品牌。
???????第三,張揚特色民俗。民俗是百姓喜歡的特色,百姓喜歡,品牌才得以做大。放風箏原本就是濰坊百姓喜歡的風俗。膠東地區的祭海、出海儀式,膠州秧歌,泰山周圍的登山祭山,魯西魯西南地區的斗雞斗羊,濟南千佛山廟會等,都是影響大、歷史久遠的地方民俗,經當地努力,與齊魯傳統文化嫁接,提升了地域文化魅力,使齊魯文化這一大樹更加茂盛。
???????“標志城”成為新起點
???????去年12月20日,有媒體稱,我國當代著名學者、儒學泰斗季羨林正式接受邀請,擔任中華文化標志城建設文化顧問。這一消息同時告訴人們,中華文化標志城建設加快了步伐。
???????為什么要建這樣一座城?
???????7年前,由69位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發起的倡議,在儒家文化發源地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基地和文化標志性城市,推動中華文化全面振興和繁榮,并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文化工程載入史冊,是“功在當代,惠及千秋”的事情。
???????該項目一經提出,就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省委書記李建國,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姜大明也多次對這項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最近,李建國又一次專門指示:“要使規劃建設的過程成為全民討論形成共識的過程,成為擴大齊魯優秀文化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過程,成為進一步確立山東文化建設領先地位的過程。”
???????經長達五六年的構思、論證、策劃、創意后,標志城輪廓浮出水面:該城將建于濟寧市,在孔子故鄉曲阜及孟子故鄉鄒城之間,依托九龍山,由標志性建筑、偉人堂、展示館及廣場構成核心區,還將建有其他設施,形成擁有多種功能、配套設施齊全的有相當規模的新城。
???????中華文化標志城的建設,是一個發展、跨越的新起點,是一次新的機遇,也是一次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