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臨泉縣2003年成立市場整頓辦公室,專門負責市場物價檢查。這個辦公室被定為自收自支機構,人員工資全部依賴于罰款。工作人員說,由于現在市場越來越規范,罰款越來越難,造成工作人員經常拿不到工資。
???????市場整頓辦公室,作為安徽臨泉縣物價局的一個二級機構,作為一個執法機構,其工作人員居然靠罰款發工資。換句話說,在這個所謂市場整頓辦公室工作的人,不罰款就沒飯吃,要吃飯就得不停地
罰款,要吃得好一點就得罰款下手狠一點。如此執法機構,何談執法公平?市場商家面對罰款,豈不是只有在劫難逃一條路!
???????莫非臨泉縣之所以設置這個“靠罰款發工資”的市場整頓辦公室,就是解決超編問題,就是解決一些超編人員的吃飯問題。因為這些人不在編制之內,也就不可能像公務員那樣吃財政飯。由此看來,“靠罰款發工資”,完全是超編惹的禍!反過來說,要從根本上治理“靠罰款發工資”的怪象,關鍵是把住機關超編的關口。
???????超編問題已經給政府機關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破壞了政府形象。筆者很想知道,能通過超編進入政府機關的都是些什么人?掌握進入超編隊伍權利的人,是政府機關中的頭頭腦腦,如此一來,是不是就出現了領導干部寫條子、打招呼,想進入超編隊伍的人請客送禮、打通關節的腐敗之風?這些超編人員要么因各種執法部門人手不足,而成為這些部門的臨時雇用人員,不便于追究責任。還有些超編人員成了政府機關正式人員的“好幫手”,各種雜事都成了超編人員的事,而正式人員容易成甩手掌柜,由此而變懶了、變嬌了。更有甚者,有些超編人員憑借關系和后臺,不上班吃空餉。
???????尤應引起注意的是,一些政府機關為了安排超編人員,人為的增加一些臨時機構,比如臨泉縣物價局出現的市場整頓辦公室。大量的臨時機構,造成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嚴重影響了政府機關的辦事效率。因此,筆者認為,治理超編有必要先從清理政府機關臨時機構做起。
???????中央三令五申,要治理超編,從目前情況看,步子邁得還不夠大,還缺乏應有的力度。筆者注意到,全國各地似乎都提出了治理超編的問題,不少地方都提出了在5 年內完成治理超編的任務。5年時間治理超編,時間似乎太長了,這與經濟發展的要求是不相適應的,與樹立高效廉潔政府的要求也是不相適應的。
???????在治理超編問題上,國家已出臺一系列法規和舉措,比如國務院頒布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等。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要堅決落實這些法規和舉措,對于超編問題要在法律上追究責任,要暢通舉報渠道,要將板子打到具體違規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