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可佳) 為了緩解膠州市水資源緊缺的現狀,合理調度和配置膠州境內的水資源,膠州市實施了膠河調水工程。據了解,該工程通過在膠河建立攔河閘壩,攔蓄膠河地表徑流,經引水渠道,依靠自然地形,使膠河水自西向東輸送至山洲水庫,以增大山洲水庫向城區的供水能力,使山洲水庫日供水能力增加2萬立方米,同時可向里岔、張應、洋河、九龍、營海五處鎮的工業園以及為發展高效農業供水。
????據膠州市水利局技術人員姜善恩介紹,膠河調水工程由取水樞紐和輸水管線組成,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為取水樞紐,已于2007年12月底開始實施施工,主要完成取水口攔河閘工程、引水閘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和管理區工程,投資4000萬元。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土石方和混凝土方工程量65萬方,占總工程量的52%,完成投資2700萬元,占總投資的67%;二期工程為輸水管線,于2008年6月至11月實施,前期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二期工程的建設主要包括輸水暗渠、隧洞、壓力管道以及交叉建筑物,輸水線路全長16.38公里,其中引水暗渠長7098米,隧洞長3321米,壓力管道采用兩根內徑1.4米的混凝土圓管,總長度5956米,投資8437萬元。
????據悉,膠州市河流水系的發育和分布,明顯受地形地貌的控制,河流均為季風區雨源型河流,分布于大沽河、南膠萊河、洋河三大水系,河流大多發源于境外,雨季客水匯流快,干流斷面小,除大沽河、南膠萊河外,其它河流源短流急,汛期河水暴漲暴落,枯季干涸斷流。膠河屬于南膠萊河最大支流,發源于膠南六汪鎮孫家溝以南,向西經膠州里岔、鋪集鎮入王吳水庫,在東北于膠州、高密、平度交界處的刁家丘入南膠萊河。據姜善恩介紹,膠河流域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接受降雨補給,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根據紅旗水文站的資料顯示,多年平均情況下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1.5%,汛期地表徑流量占全年的84%。
????據了解,膠州市屬于水資源緊缺城市,水資源的匱乏已經制約膠州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為了緩解膠州市水資源緊缺的現狀,合理調度和配置膠州境內的水資源,膠州市規劃在膠河建立閘壩工程,攔蓄膠河地表徑流,通過引水渠道,使膠河水量自西向東輸送,部分水量供給張應、里岔二處鄉鎮的新興工業園及發展高效農業用水,多余水量輸送至山州水庫進行儲存、調節,增大山州水庫向膠州城區的供水能力。據姜善恩介紹,該工程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城區供水壓力,為城市快速發展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