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下起細雨,中山路上一些市民用隨身攜帶的物品避雨。 孫啟孟 攝
????早報訊 從5月底開始,島城開始持續的大霧天氣,晴天成了難得一見的“稀客”。大霧天除了讓家中潮濕外,還讓不少人因為見不到太陽而心情低落。昨天,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今天大霧將繼續,市民一定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天氣感覺性”疾病。
????昨天下午5時左右,島城大部分地區下起了毛毛雨。霧雨混在一起,讓人分不清潮呼呼
黏在身上的到底是雨還是霧。“每年的4月至7月為青島的霧季,影響島城的主要是從海上吹來的平流霧,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海霧。”市氣象臺的專家介紹,因為霧氣是從海上吹過來的,沿海一線就成了大霧重災區。
????從今年5月底開始,島城持續的大霧天氣,其中6月初曾經連續5天大霧不散,給輪渡等交通口岸的運行帶來極大不便。今天,島城的前海一線將繼續大霧彌漫。明天大霧可能消散,市民將見到“久違”的太陽,天氣以多云間晴為主。
????現在居住環境不斷改善,很多市民的單位和家中都有空調。適應了相對不變的“人工氣候”,很多市民會對外面的天氣變化產生不適應,尤其是天氣不太好的時候反應更強烈,會表現出疲倦、身體虛弱、神經過敏、情緒低落、健忘等癥狀。記者從中國氣象網了解到,這是一種現代疾病,名叫“天氣感覺性”疾病。
????每個人對天氣變化的感覺不同,除了受遺傳的影響外,還受到各人的體格及自然抵御能力、睡眠和營養方式、是否吸煙喝酒、有無度假療養、日常生活節奏以及有無成績壓力、環境污染等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做法有效減緩人體的“天氣感覺病”,比如多吃些營養豐富和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多參加體育運動,增加抵抗力;盡量放松情懷;避免過度吸煙和酗酒等。(許芳 李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