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南瑯琊臺徐福東渡的雕塑(資料照片)
????昨天上午,中國天文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在膠南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350名天文學專家(包括5名中科院院士)參加了該次會議,專家們先后做了9場學術報告。與會專家稱明年7月份我國將再次出現罕見日全食,但將與青島“擦肩而過”。記者昨天獲悉,目前膠南市正全面整理材料,為申報瑯琊臺為世界文化遺產做準備,中國天文學會表示將全力支持膠南申遺工作。
????膠南正為瑯琊臺“申遺”
????昨天上午11時,膠南市徐福研究會常務理事長畢長增作的報告《瑯琊臺是中國古老的觀象臺遺址》引起了與會專家的廣泛興趣,報告期間,現場響起了十幾次掌聲,與會專家們紛紛表示將到瑯琊臺實地考察。據介紹,在今年4月份膠南舉辦瑯琊臺天文歷法學術論證會上,瑯琊臺就被確定為迄今已知的地面上遺跡尚存的我國最早的觀象臺遺址,此后的幾個月里,已有十幾位天文學者慕名到瑯琊臺實地考察。“這幾個月來,我們一直以瑯琊觀象臺遺址為核心,整合相關的人文和自然資源,同時邀請專家對瑯琊臺遺跡做了深入挖掘,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做準備。”畢長增說。昨天,中國天文學會表示將全力支持膠南“申遺”工作,并愿提供技術支持。
????最大望遠鏡有倆廣場大
????昨天上午,中國科技大學天體物理中心的褚耀泉教授介紹了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的情況,他介紹說:“LAMOST是我國自行研制的一架反射施密特望遠鏡,位于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該望遠鏡的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建成后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隨后,南京大學天文系的蘇定強教授介紹了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情況:“FAST是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的大項目,總投資超過6億元,將于明年初在貴州開工,預計將于2014年建成。”蘇教授說,FAST的鏡體面積有兩個青島五四廣場那么大,是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
????日全食將與青島“擦肩”
????昨天下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顏毅華對今年8月1日我國酒泉日全食的觀測情況作了匯報,并就2009年7月22日,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出現日全食的情況作了介紹。
????“明年要出現的日全食比今年的日全食將更為壯觀,但遺憾的是,在青島將無法觀測。”顏毅華介紹說,明年出現日全食的時間應該是7月22日上午8時左右。屆時日食帶沿著人口稠密的長江流域橫著走,經過成都、武漢、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沿途約3億人口的地帶將“籠罩”在日食陰影下,時間為6分鐘。“一般來說,同一地點見到日全食要相隔300年,我國連續兩年出現日全食非常罕見。”顏毅華說。記者 趙玉勛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