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日前從市南區獲悉,這個區目前已建成了213條社區健身路徑,數量位居各區市之首,平均每個社區至少有3條。
????據了解,市南區在全市率先提出了“讓廣大社區居民走出家門就進健身場”的口號,加快推進社區體育工作,打造社區“五分鐘健身圈”,每年設立專款用于公共體育健身場地的建設,不斷擴大并完善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設施。目前,市南區社區健身路徑遍及每個街道辦事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以“ 兩園”、“三場”為中心,以健身路徑為主線,輻射全區的“市南區全民健身設施網絡”,使社區居民走出家門就可以進行體育鍛煉。其中,“兩園”是辛家莊北山公園和燕兒島山公園,“三場”是八大峽健身廣場、湛山廣場、永嘉路健身廣場。
????為確保健身器材的“新陳代謝”良性循環,市南區每年設立專項經費,隨時對已損耗器材進行維修和更換。目前全區人均公共體育健身場地面積1.2平方米,高于省級體育先進社區人均1.01平方米的標準。
????市南區負責人表示,隨著社區居民健身需求的不斷增長,區相關部門正在探索一條公共健身場地建設的創新之路——建設室內公共體育健身場地,使健身不再受天氣、季節影響。2009年,該區將在繼續加大戶外場地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社區的閑置空房設立室內健身場館,面向社區居民免費開放。該區計劃投資150萬,建設10處“社區風雨健身中心”,為居民提供不受天氣、季節約束的全天候的公共健身場所。 (李 強 張旭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