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我不擔心匯豐減持
????這兩天,我們跟蹤報道了中行、建行H股相繼遭遇境外戰略投資者大量拋售。 這也引發了市場對交通銀行和工商銀行的關注。其中工行的投資者股票還在禁售期之內,暫時不存在被拋售的可能。而交通銀行的戰略投資者則已經全部解禁,那么這家銀行的股票會不會出現和中行建行一樣的命運呢?
????交通銀行是否面臨減持命運?
????在交通銀行2008年三季報中, 記者看到,匯豐銀行共持有交通銀行93.12億股,是交通銀行的第二大股東,那么,匯豐銀行是否有減持的跡象?在上海交通銀行總部,記者首先找到了董事會辦公室主任朱克鵬。
????記者:“我們目前有沒有接到這樣一個減持的通知?”
????交通銀行董事會辦公室主任朱克鵬:“沒有。”
????朱克鵬告訴記者,作為交通銀行的戰略投資者,匯豐銀行直接和間接持有交通銀行19.15%的股份,匯豐如果減持的話,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必須事先通知交通銀行,同時還要為減持做必要的準備。
????朱克鵬:“他對持有我們19.15%的股份他是直接持有,他是領取的紙制股票,它必須開戶,開戶以后才能交易。”
????記者:“從目前來看他們開戶了嗎?”
????朱克鵬:“沒有。”
????記者采訪時,蘇格蘭皇家銀行剛剛宣布將減持中國銀行,而在A股市場上,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股價也都小幅下跌,唯獨交通銀行股價仍在上漲,朱克鵬告訴記者,這也許和匯豐銀行沒有減持跡象有關。
????記者:“擔心匯豐減持咱們的股票嗎?”
????朱克鵬:“我現在不擔心。”
????朱克鵬告訴記者,2004年8月,匯豐作為戰略投資者入股交通銀行,4年多的時間里,已經累計分到了將近40億元人民幣的紅利,這樣的業績在海外市場是很難達到的,因此,匯豐銀行沒有必要進行減持。
????朱克鵬:“本身就是長期投資的,所以除非他的全球戰略發生重大調整,所以我認為他不會放棄我們的交行的戰略投資。”
????記者注意到,匯豐銀行也曾多次宣布不會減持交通銀行的股票,那么這是否屬實?采訪中,記者見到了交通銀行的副行長葉迪奇,葉迪奇進入交通銀行前的身份是匯豐銀行中國區業務總裁,他之所以到交通銀行任職副行長,也是匯豐銀行和交通銀行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協議的組成部分。
????交通銀行副行長葉迪奇:“匯豐基本上沒有這個意思去減少股份的,匯豐不同層面說過匯豐在中國的發展都有一部分是依靠伙伴的,匯豐的伙伴里邊交通銀行就是銀行的主要的合作伙伴,這個匯豐銀行已經多次地說過這個策略。”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107.7億的交通銀行股票,占到總股本的21.99%,那么,它又是一家什么樣的機構,它會減持嗎?
????朱克鵬:“不是我們戰略投資者,他是代表香港很多散戶代為持有我們交行的股份。”
????記者:“那么從代理人有限公司從目前來看的話,他的持股數量變少了嗎?”
????朱克鵬:“沒有變化。”
????匯豐銀行不減持的決定是否還有變數?
????匯豐銀行是交通銀行唯一的境外戰略投資者,它現在高調宣布不減持,一方面可能資金不那么緊張,另一方面,高昂的紅利回報誰也不會輕易放棄,但已經兌現的利潤也只能證明交行過去的盈利能力,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下,交行的資產質量還有沒有保證?這筆戰略投資的回報率還能不能維持?匯豐銀行不減持的決定是否還有變數?這才是市場目前最關心的。
????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截止到2008年9月30日,交通銀行的資產總額已經達到24957.7億人民幣,2008年前三季度,交通銀行的凈利息收入也達到502.77億,占到了凈運營收入的87.07%,也就是說,交通銀行的絕大部分收入仍是利息收入。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李偉奇:“那么在經濟下行的過程中來講,那銀行畢竟承擔了一定的信貸成本風險,包括一個息差縮小的這樣一個風險。”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告訴記者,目前一方面存貸款利率的調整導致銀行利差不斷收窄,另一方面,更多的企業和居民開始選擇定期存款,也造成了銀行成本的增加。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這些都是挑戰,但是我們覺得也應該看到發展的機遇。”
????利差的減少和吸收存款成本的增加,雖降低了交通銀行的盈利水平,但這些沖擊也能用加大貸款的方法來化解,目前的一個機遇就是,2年內中國將投入4萬億元發展經濟,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在內,如鐵路、公路、地鐵等工程的新增貸款,會給交通銀行帶來穩定的收益。
????連平:“這些工程通常是有財政資金來鋪底的,這些項目它有很好的現金流,有很好的回報,對商業銀行來講這塊風險相對來講比較小。”
????連平介紹說,2008年12月中國銀行業的人民幣貸款增速接近19%,他預測2009年一季度將會有更猛烈的增長,大批新增的貸款也會給中國銀行業帶來不菲的利潤。
????連平:“我們初步的測算,我個人認為在2009年銀行維持一個正的利潤的增長還是有希望的。”
????記者:“那么正利潤的增長它大概會是什么樣的幅度?”
????連平:“如果說比較樂觀的話可能是5%到10%。”
????一些言論認為,海外戰略投資者紛紛拋售中資銀行股票,不僅是自身遇到了資金問題的無奈之舉,同時,他們對中資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和工商企業貸款,在經濟下行中是否變成不良資產也心存憂慮。
????連平:“我覺得有這種擔心不奇怪,因為在目前經濟下行趨勢,比較明顯的情況下對未來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有這樣一些想法我覺得這并不奇怪,問題就是我們怎么來看中國的銀行業。”
????此次全球金融風暴的發生,起源就在房地產的泡沫,那么,中資銀行的房地產貸款究竟會對銀行經營產生多大的影響?在交通銀行2008年三季報上,記者看到截止到2008年9月30日,交通銀行對房地產貸款為682.9億,只占貸款總額的5.26%,按揭貸款1230.79億元,占貸款總額的9.48%,遠低于中資銀行的平均水平。
????連平:“整個銀行業來說,大概是占18%左右,包括開發商和按揭,加起來大概18%左右。”
????連平告訴記者,金融風暴發生后,國內各家銀行也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存在的風險高度關注,并對這種風險做了壓力測試。
????連平:“就壓力測試這個成果來看,如果說是房價下跌30%的話,大部分銀行應該說他的不良率大概也就是增長2個百分點左右,有的超過2個百分點,有的可能就不到2個百分點,那就是說整個這個風險還是基本可控的。”
????連平認為,房地產業風險可控,那么在金融風暴中,備受沖擊的出口型行業和一些工業企業貸款情況又如何?
????記者:“對于工商企業貸款這塊會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連平:“或者說對銀行壞賬率這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影響不會太大。”
????連平告訴記者,2004年,交通銀行引進匯豐作為戰略投資者后,吸收了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對風險管理的流程和工具都做了改進,記者注意到,在2008年的三季報中,交通銀行對紡織行業的貸款只有238.55億元,只占貸款總額的1.84%。
????連平:“商業銀行這些年來,對像資質比較差的中小企業,對于出口行業非常關注,非常關注這一些領域風險,所以這些企業就目前遇到沖擊比較大的這些企業,他在銀行的貸款所占的比重相對不高。”
????連平還向記者出示了這樣一份按照國際會計準則提供的數據圖表,這份表格上,交通銀行的減值貸款率,類似于我們通常理解的不良貸款率的指標,從2004年的2.93%下降到了2008年3季末的1.75%。同時撥備覆蓋率也從2005年末的58.01%,上升到2008年3季末113.84%。
????連平:“如果說這些不良資產發生問題的話,銀行就運用這些撥備就能夠把它處理掉了,對銀行的利潤不產生影響。”
????此外,資產收益率的表格,也反映出交通銀行的盈利能力正不斷增強,從全球銀行業來看,也是屬于比較好的。
????李偉奇:“那么總體來看的話,我們對交通銀行一個總體評價就是比較穩健。”
????國內中小投資者該如何做出自己的判斷?
????前面分析了交通銀行的資產狀況和盈利能力,現在來看,不僅匯豐沒有拋出交通銀行股份,就連前期全部拋售中行股份的瑞銀,也在僅僅相隔一周又大筆買入招商銀行H股,種種跡象看,這些境外戰略投資者正在對手頭的資產加緊調整,在這些大單頻頻進出之間,國內中小投資者又應該如何做出自己的判斷?記者還是再到交行去做做實地調查。
????在交通銀行總行營業部,記者見到了這樣一個刷卡的消費者。
????消費者:“以前每個月基本上只在發工資時和銀行打一次交道,但現在已經是兩三天就要到銀行一次,比如說股票,理財什么東西,轉賬,還有很多,有些還要看看有些什么東西,在理財方面咨詢一下,還是比較多。”
????消費者告訴記者,現在他每天基本上只隨身攜帶兩三百元,其它消費都是通過刷卡或轉賬完成,這種消費方式、理財方式巨大的變化,相信不少人都深有感受,而在一次次享受銀行的服務中,銀行也賺到了不少的手續費。
????交通銀行副行長葉迪奇:“如果今年是8%的GDP增長,我們一般的客戶財富增長10%多的,所以客戶財富增長他需要銀行服務的很多,所以從存款開始,投資產品、保險、融資、買房子、買汽車統統都是銀行個人業務,所以這帶來市場是非常非常廣的。”
????信用卡業務是交通銀行和匯豐銀行戰略合作的重要部分,3年半的時間里,匯豐銀行不斷的派出高層管理人員協助交通銀行,同時根據戰略合作協議,信用卡客戶可以同時享受交通銀行和匯豐銀行的服務,目前,交通銀行信用卡的發卡量也迅速提升到1000萬張以上。
????葉迪奇:“我認為每一年翻一番是沒有問題。”
????目前,在交通銀行的利潤構成中,除了利息收入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凈手續費收入和傭金收入,2008年前三季度,交通銀行實現凈手續費和傭金收入為人民幣68.1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01%,占凈運營收入的11.8%,其中銀行卡年費和手續費的收入就達到19億元。
????葉迪奇:“今年政府開始說要鼓勵消費,消費GDP里面的比例10%、15%,在美國55%、65%,所以你看比例是非常,美國只有兩億人口,我們十多億,概念是很厲害。”
????葉迪奇告訴記者,不僅信用卡業務是交通銀行未來重要的業務增長點,個人理財也將成為銀行未來發展重要的推動力,從發達國家來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投資理財的需求也會快速增長。
????葉迪奇:“40%的收入放在(儲蓄戶口)里面的,美國沒有5%,所以這些儲蓄存款以后會帶來怎么樣去投資,怎么去利用這些存款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一個市場。”
????無論是信用卡還是個人理財,發達國家都已經充分發展,但在中國,這些領域的開發才剛剛開始,都存在著驚人的發展空間。
????葉迪奇:“銀行怎么樣幫助客戶去改變他的習慣,他的投資的方案,銀行怎么去幫助客戶設計一個長遠的理財的規劃,完全這個還沒有開始,而且這是銀行的,特別是國際業務方面一個大的業務。”
????目前,瑞銀在全部拋售中國銀行后,僅僅相隔一周,就高調買入了招商銀行H股541萬股,高盛也增持工商銀行8800萬股,把持股比例提升到20%,在國金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李偉奇看來,這些海外戰略投資者再次買入的背后,也反映出他們對中資銀行未來的判斷。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李偉奇:“交通銀行具有這種大型銀行的一個規模優勢,第二點他又具有中小型銀行這樣一個成長性,我覺得他可能是在這兩方面他可能是兼得的一個品種。”
????半小時觀察:我們必須學會“長袖善舞”
????參股中資銀行的境外戰略投資者似乎永遠都處在輿論的聚光燈下。2007年的時候,國內金融界曾經爆發過一場爭論,焦點是境外戰略投資者的進入,會不會讓它們從中國金融股身上享受到巨額暴利?中資銀行會不會變成境外資本的超級提款機?而現在,一些外資撤離中資銀行的時候,對它們的猜測再次風生水起,外資急于套現會不會在金融風暴中給中資銀行雪上加霜?
????回想十年前,當時雖然我們金融市場并沒有多少外資的身影,但巨額壞賬和不良資產一度像一顆定時炸彈,懸在幾大國有商業銀行頭上。而引入境外戰略機構投資者以來,中資銀行在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強化風險管理、轉換經營機制、提高服務水平、提升國際競爭力上面的成效有目共睹。
????實際上,當中國對世界做出承諾,金融市場的大門漸漸打開了之后,境外資本的進進出出就已經是一個無法逆轉的過程,而且也必將變成一個越來越平常的場景。這種變化給中國金融市場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是誰賺了誰賠了這么簡單。身處這樣一個時空,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些境外資本?如何在開放的市場中善于和他們共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