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批外國游客踏上長島地界

首批外國游客興致勃勃趕往景區
????膠東在線網2月21日訊 今天上午9時35分,蓬長線“快航五”號客船穩穩停靠在長島碼頭,來自挪威、瑞典、荷蘭、美國4個國家的9名外國游客踏上長島縣地界,這是建國以來首批踏上長島縣的外國游客。
????此舉標志著在全國沿海地區對外開放30年后,環渤海地區和山東省唯一海島縣長島,實行南長山島、北長山島、廟島和小黑山島正式對外開 放。長島對其特殊的區位、環境和資源的生態開發利用,以及未來開放發展前景,由此成為中外關注的新焦點。在瀏覽了望福礁、九丈崖、峰山林海等長島著名景區后,來自北歐國家挪威的游客本特(Bent)高興地說,“非常榮幸作為第一批來長島的外國游客,這里很漂亮。雖然天氣很冷,但這里的人們很熱情,希望有機會可以再來。回國后,我將介紹我的朋友以及更多的人到這里感受美景。”
????長島素有“海上仙山”、“海上盆景”和“海上石林”的美譽,經常出現海市蜃樓、海滋幻影、平流霧等奇觀。長島有35000多年人類歷史,是齊魯海洋文化發祥地、北方海洋文化形成和傳播中心。距今6500年的北莊遺址與西安半坡遺址同屬一個時期,被專家稱為“東半坡”文化。顯應宮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是北方最古老、最具影響的媽祖官廟。漁家民風淳樸、習俗獨特,風情濃郁,在我國北方有著典型的代表性。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先進示范區、中國北方媽祖文化中心。由于戰略位置極為重要,長島一直沒有對外開放。長島縣旅游局局長張博表示:“長島開放,是我們海島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尤其旅游業作為我們發展的主產業,海島旅游又是世界高端旅游產品,由于我們一直不開放,沒有入境游客到長島來。這次開放,為我們旅游業帶來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近兩年,長島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科學開發海島資源,加快環境、經濟、社會“三位一體”生態文明縣建設。實施“上、中、下”階梯化“三個治理”環境工程,優化提升自然環境。實施“海、陸、空”立體化“四個百萬”產業工程,發展壯大生態產業。實施“百年漁俗、千年媽祖、萬年半坡、億年地質”四大文化工程,打造中國北方海洋文化品牌。對外開放,為長島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長島副縣長李俊杰認為:“長島實行對外開放,可充分發揮自身這種獨特、豐厚的區域、生態、資源和文化等方面的優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開展國際間經濟、技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加快建設特色經濟發達、生態最具魅力、社會繁榮和諧的生態文明縣,山東海上明珠和中國最美海島。”
????近期,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分別對長島開放與蓬長大橋建設作出批示,長島局部對外開放得到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批準。長島在未來10年發展中,將加強與國內外經濟伙伴合作,利用區位、生態、資源和文化等巨大優勢,彰顯長島在全國大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價值,形成渤海灣生態屏障、北方最具魅力的生態文明島和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區,建立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海域科研基地、海珍品示范區和重要的海上安全管理平臺,以及全國雙擁共建和國防建設示范基地。同時,要建立開放自由貿易島,將蓬長大橋及南橋北隧工程劃進國家盤子,建設石油化工儲備中轉基地,構成西連京津、北通大連及東北、南接蓬萊及華北的環渤海經濟交通樞紐,全力打造富裕、魅力、和諧的長島。(記者 楊勝武 通訊員 顧延亮 石其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