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五岳散人
????看到正經新聞如同被點中笑穴也不是第一次了,只是這次笑得很詭異,原因如下:報載,在昆明市殯葬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到一半時,電視畫面切換到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分會場,該會場上竟空無一人。
????笑點大概應該是,“殯葬改革”會議的時候,活人就失蹤了。當然,主持會議的昆明市副市長大怒。換我也會大怒,就是真的殯葬活動也是需要活人到場的嘛,何況還是這么重要的會議活動?
???關于殯葬改革我沒什么可說的,只是覺得我們應該從兩方面來看這次缺活人的殯葬改革會議。為了表達足夠的善意,我們應該先從好的方面理解。
????比如說對于這些在開會的時候全部走人的先生們應該這樣理解:像這種會議雖然不能說是毫無意義,但至少是意義不大。大家可能有更重要的事情去處理,所以也就不耐煩聽下去了。而且還能上升到一個高度上,視之為一種無聲的抗議。如果真是就內容說內容的話,這倒是頗有行為藝術的特點。官場上這種行為藝術的結果都未必好,這次如果真是無聲加上無人的抗議,估計這些人官運懸了。
????這事兒也可以從壞的地方理解。如您所知,一般來說在大家都在會場的時候,站起身走人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這個很好理解,上過學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老師在教室里面的時候,大家安安穩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是不是認真讀書可以商榷,但至少不會隨時站起來做點別的。無他,有人管著呢。而老師一旦出去了,教室里亂成一鍋粥的時候并不少見——也有特別安靜的時候,那就不定是想什么壞主意呢。
????電視電話會議一般會造成一種缺乏現場感的氛圍。通過一個屏幕,大家各抒己見或者聆聽報告之時,那種莊重感自然就會大打折扣。雖然電視電話會議是即時通訊,也難免不會造成老師不在教室的錯覺。學生還好,就是打鬧也在教室當中,而成人自然可以有更多的自由選擇,比如出去抽煙或者喝茶什么的。既然沒有現場感,也就沒有了約束力。
????您看,好壞兩種情況我都說了,您相信這是哪一種就請您自決吧。我想說的是兩種情況的后果。第一種自然不用多說,如果真是用行為藝術對抗無聊的會議,除了對于他們個人的官運有些妨礙,對于老百姓是沒啥的,而第二種狀況則比較麻煩。
????如果這第二種狀況是真的,就說明我們的很多官員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群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總是要更高一級官員來督導著遵守紀律,哪怕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之一的開會,也需要有領導在現場監督才能排排坐、吃果果。我不知道他們平日里對于規則毫不在意是不是就是這么來的,反正從表現上看,日常經常可以發現的官員不依法辦事與這種不被盯著就溜號,實在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種狀態的官員先生們能做出什么事來,估計用腳指頭都能想得到。別說什么殯葬改革了,就是生孩子改革到這里也是白搭。所以,這位副市長的憤怒從另外一個角度也是可以理解:哪個當老師看見這么一幫孩子都頭疼,而且也知道他們除了搗亂外,能干好的事情不多。不過,由于官場是環環相扣、上級下級的關系,一級一級的官員都是上級官員班上的學生,不知道副市長在更高一級的會議上,是否能擺脫掉這個身份呢?(作者系北京知名自由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