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物,需要謹慎。(資料片)
????“在網上找到的高科技產品,交了6000元定金想大量投資的項目,來到青島之后才發現生產高科技產品的公司竟人間蒸發了。”千里迢迢從安徽趕到青島的席老板只能自認倒霉。
????近日,記者從青島市消協公布的《青島市消費者協會2008年受理投訴情況及熱點分析》了解到,網絡購物投訴 2008年繼續攀升,網絡詐騙投訴成2008年消費投訴十大熱點之一。
????網購屢受騙投訴卻無門
????2009年年初,席老板通過上網查到“青島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銷一種太陽能發電設備,通過吸收太陽熱能可儲存大量電能,在停電的情況下,可供電視、冰箱、空調等使用3—5小時不等,每臺僅售680元,非常適合經常停電的偏遠地區使用。該公司還在網上公布了農行卡號、郵政儲蓄賬號和聯系電話,購買者只需交上200元錢的定金,廠家即可款到發貨。看到商機的席老板通過電話聯系后準備購買一批該產品投放農村市場,并按照要求網上預交了6000元定金。正當他準備再次交款時,朋友提醒他到實地考察后再交款不遲。這樣,席老板攜款數萬元趕到青島,按網上公布的公司地址,尋找青島市香港中路368號,可他在香港中路轉了3個來回仍沒找到。他再次與該公司聯系時,店方得知席老板已到青島,干脆掛斷電話,再無音訊。
????據了解,消費者徐女士告訴記者,她在某網站花2600元買了一款某品牌的手機,款式、功能新潮、價格也便宜,結果使用不到30天,手機就經常出現死機現象,在維修店修理時,被告知是拆裝機,配件都是二手的。當徐女士再次登錄網站尋找賣家,網店早已關門大吉。徐女士感到自己受騙了,再次登錄網站尋找賣家,卻被告知不能退貨。徐女士找到駐地工商部門投訴,但因其沒有在當地注冊登記而無法處理。
????網店無注冊監管成真空
????青島市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像席老板遇到的這種網上消費糾紛,工商部門接到的投訴不在少數,但由于消
????費者是通過網上購物,很難拿到購物發票、收據等真實憑證,雖然明知上當受騙,但執法部門也沒有辦法替市民維權。市民張先生表示,如果網上開辦的購物店鋪,能有相關的執法部門進行監管,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記者從青島市工商注冊局了解到,目前,國家對網店仍然沒有明確的注冊規定,而在一些工商所,消費者遭到網絡購物詐騙后,工商人員明知消費者上當受騙,但往往因其沒有注冊登記地而“束手無策”。
????網上購物時謹慎下訂單
????青島市消費者協會王同洲介紹,目前,島城受理的此類投訴多集中在網絡詐騙方面,因行騙者多采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方式,且多使用假身份,提供的電話號碼也是騙完一次換一個,此類投訴處理起來相當困難。不法經營者利用網上開店的隨意性、便利性、管理部門對網絡廣告審查的缺位或不嚴格性,進行非法牟利。
????工商執法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網上購物雖然時尚、便捷,但首先得學會識別賣家的信用程度,不要盲目跟從時尚的風潮;尤其是一些不法商家,為了促銷,故意在網上夸大虛假宣傳產品的質量、用途等,在網上一旦確定要購買的商品,要通過工商等有關部門查詢其是否持有營業執照、產品檢驗報告等真實信息,同時,也可通過網友們了解該網站的誠信度和對該賣家誠信度的評語,還可以通過撥打賣家所在地的消費維權電話12315進行信息確定,一旦遇到不法商販不誠信、違法經營等問題,應及時向當地工商等有關部門舉報,以免陷入網購的陷阱。(記者 張瀟元 任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