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究竟有多長?這是自秦漢以來中國人或許都會提出的一個問題,但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科學精確的數字。昨天,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權威發布迄今為止最新的明代長城資源調查數據,明長城長達8851.8公里,比專家過去所認知的長度多出了2000余公里。 ????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東經124°30′56.70″北緯40°13′19.10″),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青海10省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墻體的長度為6259.6千米;壕塹長度為359.7千米;天然險的長度為2232.5千米。 ????徒步調查距離超過60余萬公里 ????調查始于2006年,調查分為明長城、秦漢長城、其他時代長城三部分進行,計劃于2010年底初步完成。昨天公布的明代長城數據是全國長城資源調查的第一個階段成果。調查隊員總行程超過60余萬公里。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說,明長城資源調查第一次全面掌握了明長城作為一個龐大的軍事防御體系的現存狀況。“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做好現有明長城的保護工作,使其8851.8公里長度不短少一米!” ????三成明長城地面遺跡已消失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介紹說,查明的明長城人工墻體長度為6259.6公里,按照《長城資源保存程度評價標準》,已消失的部分占明長城總長度三成。“從中可以看出,長城墻體保存狀況總體堪憂,較好的比例只有不足10%,一般的只有約20%。”他說,對長城的破壞主要是自然和人為兩種因素造成的。 ????確認明長城東起點為虎山不是山海關 ????調查首次明確了明長城的東起點為遼寧虎山。而根據文獻記載,明代遼東長城的東端起點,起于鴨綠江右岸(西岸)。經本次長城資源調查確認,明遼東長城的東端起點,在今遼寧省丹東市振安區虎山鄉東北鴨綠江右岸的虎山,即“虎山1段長城”。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表示,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山海關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明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是大家的普遍共識。但實際上,山海關為明長城東端起點是清代實行“封禁政策”的結果。清朝政府為了“保存祖宗發祥之地”,限制漢人、蒙古人進入盛京以東地域而修筑了柳條邊,在山海關設邊卡,在記載和地圖上,逐步以柳條邊替代了遼東長城。這次調查科學地明確了丹東虎山為明長城東起點。 ????新聞影響 ????多出的2000公里是天險 ????著名長城保護專家羅哲文昨天向記者表示,在本次調查之前,各地對長城曾做過不同程度的踏查,但由于沒有進行系統的專項調查和對調查資料的匯總,沒有形成翔實、完整而系統的資料,對長城的總體情況沒有完全掌握。“以往專家們普遍認為明代長城總長應該是6000多公里,這次多出了2000多公里,我們要保護的長城要比過去長了。”他說。 ????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董耀會分析說,之所以多出2000多公里,主要是因為,過去專家所認識的長度數據主要來源于各地史料有關記載。“6000多公里這個數字是根據史料推算出的人工修筑城墻長度的總和,實際上長城還包括很大一部分利用天險作為墻體的段落,在這次調查后,這部分段落也計算了進來,因此比過去多出了2000公里長度。”他說,現在基本摸清了明長城的家底。 ????最新動向 ????今年完成秦漢長城田野調查 ????童明康表示,下一步還要全面啟動秦漢以及其他時代長城資源的田野調查工作。“按照計劃,2009年12月,完成秦漢長城的調查、測量與數據入庫;2010年12月,完成其他時代長城的調查、測量與數據入庫。” ????有關部門正在研究編制《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其主題是長城保護,涉及土地使用、旅游設施的控制管理等。規劃的編制涉及多個部委,預計2009年底完成。他說,爭取到2014年,所有已知長城均有明確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有必要的標志說明。 ????童明康還表示,明長城已經具備了整體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必要條件,明長城將會整體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新發現8公里墻體 ????明長城長度沒有變化 ????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此次調查表明北京地區的明代長城長度沒有變化。有關負責人昨天向記者介紹說,1984年北京市對本地區長城采用航空遙感技術進行過調查,但限于當時條件,對長城家底記錄并不詳細。“北京目前的明長城長度與1984年相比沒有任何變化,依然是550余公里長。” ????但此次調查新發現大莊科段、海字口段邊等處近5公里墻體、延慶石邊長城3公里墻體。在昌平區還發現一處平面為“凹”字形的遺存,輪廓線全部為毛石散落而形成。在延慶縣境內發現多處磚瓦窯遺址及一處冶鐵遺址,保存一般,主要分布在長城沿線的村莊附近。密云縣發現采石場、磚瓦窯遺址、灰窯遺址。(賀巖) |
上一篇:土耳其特拉布宗:天涯海角間的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