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好春光的五月到來之前,新一屆紅島蛤蜊節就要開幕,以聞名青島的紅島蛤蜊為媒介的這一“超人氣”鄉村游節會,在走過了數載風風火火的旅程,滿載著強鎮富民的收獲之后,舉辦者們充分領略到鄉村旅游的價值,同時也進一步探索著更好地整合紅島蛤蜊節的資源,創新運作方式,以期更優化地發揮鄉村旅游這一富民產業平臺的效應。 ????今年的蛤蜊節作出了有益的嘗試,立足于紅島蛤蜊這一特色品牌,街道黨委政府深挖紅島 ????“天天都是蛤蜊節”的節會新招牌,則讓游客更加細致綿長地體味海島漁村民俗旅游的韻味…… ????“紅島本身就是一個美麗而充滿魅力的生態之島”,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在這里自然景觀與人文建筑相得益彰,神話傳說與歷史文化相互交融,原汁原味的海島自然風光,蜿蜒曲折的懸海石道,惟妙惟肖的海礁巖石,別具風情的海邊小房,構成了賞海觀景的‘人間仙境’、度假休閑的‘桃源府地’”。 ????沿著這里的海岸線漫步,我們可以發現,作為保護最為完好的自然海島,紅島至今保留了原始的自然風貌,島上松濤如浪,島邊碧海連天。沿海一線分布著神泉仙臺、漢武石船、海天一線、神泉仙臺等數十個自然景觀,或古樸清幽,或突兀群聚,讓人回味無窮,你不得不感慨,千百年來,大海用美的纖手磨飾出這岸邊的萬斛珠璣。相傳古代將相帝王、文人騷客多次巡游至此,在島上留下了“神仙樂居此寶地,不知仙間是人間”的絕世美句,并冠紅島以“桃花島”、“蓮花島”等美譽。?? ????街道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對這一得天獨厚資源的保護和開發,目前,經過精心修飾,景區內形成了山、水、石、峰、洞、林為特色,人工修建和自然風貌相交融的別樣風格,整個景區層次分明,形態別致,彰顯紅島集海、山、石和人文等內容于一體的生態之美,走在修建于貫穿于海邊從林中的石棧道,蜿蜒貫穿,看神泉仙臺、將軍石峭壁挺拔,傲世獨立,登臨臺上,舉目遠眺,海風催意,闊水動心,頓有飄然出世之感。立于海邊觀海亭觀海浪,聞濤聲,見漁舟綽綽,銀鷗逐浪,讓人頓生愜意,你不得不感慨,千百年來,大海用美的纖手磨飾出這岸邊的萬斛珠璣。海上遠望紅島,但見煙波浩渺,云水蒼茫,那一片鑲嵌著寶石般蒼翠如黛的島嶼,如珍珠、如畫卷,撥人心弦、撩人情思。 ????欣賞如畫風景的同時,你會強烈感受到這里漁家民俗文化的豐厚、大氣,對民俗資源的盤點和精心開發,就是今年蛤蜊節的一個大手筆。 ????有關專家認為,紅島歷史文化悠久,濃郁的漁家風情,豐富的文化遺產、動人的民間傳說形成了凝重深厚的海島文化,山不高但靈氣非凡,海不深卻有龍的傳說,質樸的山海風貌,孕育了獨特的漁家民俗。淵源深厚的漁家民俗資源,正是今年紅島“蛤蜊節”要深挖的“金礦”。 ????街道有關人士介紹,市文物保護單位青云宮始建于宋代,宮內供奉龍王、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莊稼姥姥等二十余座神像,淳樸、豪放的島民為感謝上蒼所賜予的安定、祥和的生活,滿情感恩的心,山會期間都會到此衷心祭拜海龍王,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來。目前,蛤蜊節舉辦者已將青云宮列為紅島的重要民俗景點,精心包裝,在大家的努力下,這里被評為省、市級農業旅游示范點。 ????在紅島街道韓家村古鹽場和古漁場遺址之上。當地開發建設了青島市首家四星級農家樂的韓家民俗村。在充分挖掘歷史淵源、民俗風情的基礎上,建成了獨具古漁村“漁鹽耕讀”特色的新興旅游度假景區,游客可在此飽覽民間收藏、感知農家生活。 ????即將開幕的蛤蜊節上,韓家民俗村新組建了頗具遠古特色的古帆船隊,節會期間都會開展古帆船巡游活動,游客可感受漁業文化的源源流長…… ????也許這一切都在預示著紅島蛤蜊節的走向成熟,向世人更加深入地展現自己,展示古老漁村質樸渾厚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