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3月1日,在醞釀了一年之久后,《神木縣全民免費醫療實施辦法(試行)》如期推行。這項被媒體稱為“開國內先河”的醫療保障制度推行兩個多月以來,讓全體神木人民真正體會到了“看得起病”的前所未有的實惠,同時,公眾道德風險卻又把政府推上了一個尷尬的位置…… ????有人在醫院附近租房等住院 ????據了解,自從3月1日這一惠民政策實施以來,就出現了一個令政府頭痛的事情:該縣的7所定點醫院 ????一位政府官員無奈地說:“病床爆滿現象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受到免費醫療的誘惑,有的患者是生病后非等到3月1日以后來看的;有的是多年看不起病的;還有的是小病非要住院看的……” ????推行免費醫療源于經濟超前 ????繼實施12年免費教育工程后,神木縣又在全縣推行免費醫療,這一動因源于縣域經濟的超前。2008年實現人均生產總值6.87萬元,遠遠超過全面小康社會人均生產總值3000美元的標準;財政總收入達到7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7億元。綜合實力位居陜西省第一位,西部排第5位,全國排第92位。 ????據統計,“全民免費醫療”模式運行首月,累計接收住院患者2070人,縣內定點醫療機構總住院費為751萬多元,住院費報銷538萬多元,人均報銷2601元。“這是在預計范圍內的。”一位醫院負責人表示。 ????專家稱此舉激進財政難承受 ????然而有專家卻對神木“免費醫療”背后的經濟后盾提出擔憂,認為此舉是激進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余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初步測算,“全民免費醫療制度”推行后,神木縣財政一年需要補貼至少1.5億元資金,人均補貼400元左右,遠遠高于新醫改方案中到2010年人均補貼達到120元的標準。預計3月份“全民免費醫療”報銷總額約在960萬元。“此舉可能會帶來財政方面無以為繼的后果。”有官員稱。 ????政府部門稱正完善制度問題 ????對于政策推行伊始暴露出的矛盾和各界的質疑,神木縣政府只表示對于“免費醫療”制度存在的問題正在進一步完善中,其他不便透露。 ????政府聲音 ????如何應對“公民道德風險” ????政策的推行沒有顧及到公眾的素質,目前當務之急不是資金的問題,而是如何在制度上設置強有力的約束,如何應對公民道德風險才是關鍵。 ????——— 神木縣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 ????專家建議 ????應建立“單病種付費機制” ????神木縣醫改方案中缺少一種單病種付費機制。單病種付費機制可以起到很強的約束作用,當達到病種付費限度時,醫生便要提醒患者及時出院,否則將由自己承擔此后的醫療費用。而在醫療設施充足情況下,也可以從制度上防止醫生過度滯留患者住院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