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青島5月25日電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青島市市南區突出實踐特色,工作重心下移,立足基層促發展,努力做到問題在一線發現、措施在一線落實、成效在一線體現。 ????圍繞凝心聚力抓教育。以"解放思想,服務發展,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首善之區"為實踐載體,通過邀請專家講、領導干部帶頭講、宣講團專題講等形式,開展扎實深入的基層宣講活動。區委選拔50名機關干部組成青年志愿宣講團,圍繞市南區情、首善之區目標、做"文明、和諧、健康、幸福"市南人,采取多媒體演示、現場交流互動、文藝演出等形式,深入78個社區與居民面對面宣講,既宣傳教育了群眾,又鍛煉提高了機關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發揮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圍繞項目落實抓經濟。針對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市南區把抓經濟工作落到項目上,對全區80個重點項目進行目標責任分解,做到每個項目都有一個負責領導、一個分指揮系統、一個責任單位、一個聯系單位、一個進度表。落實"企業直通車"服務制度,加強政府與企業的溝通和聯系;搭建銀企溝通平臺,促進金融產品與優勢項目對接;出臺一系列鼓勵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堅持"守土有責、屬地管好"的原則,強化街道經濟職能,實施項目跟蹤服務,與機關職能部門上下互動,形成推動經濟發展的合力。為加強政府與企業的溝通與聯系,形成經濟發展的合力,實施"五情工作法",即"走訪企業,摸實情;宣講政策,送溫情;排憂解難,動真情;跟蹤項目,送激情;維護穩定,用親情",力保企業"進的來、留的住"。 ????圍繞群眾滿意抓民生。圍繞勞動就業、環境整治、社區衛生、社區養老等方面,確定為民要辦的10件實事。落實好200萬元高層住宅電梯運行應急搶修資金、100萬元困難群眾應急救助資金等實事;推進新建200個養老互助點、粉刷硬化202個樓院等項目工作;進行"體驗式"養老試點,為空巢、孤寡、困難、殘疾老人發放免費卡400張;區勞動局、團區委等單位聯合建立社區未就業大學生見習基地,讓居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學習實踐活動帶來的實惠。圍繞群防群治抓穩定。建立健全后奧運安保工作長效機制,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維護好安定有序的社會局面。實施 "家庭財產聯保工程",在全省率先推出"2+1家庭財產聯保";投資2萬多元實施"明鎖改暗鎖工程",為200多戶居民安裝防盜門或防盜鎖;對舊城改造、拆遷居民回遷的實際問題,成立9個巡訪團、32個巡訪小組,開展"遷戶巡訪"活動,通過"訪居民、送問卷、設信箱、暢熱線"等載體,宣傳相關政策,掌握拆遷居民的思想動態;實現"三網覆蓋",即建立綜治、維穩、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體系,強化矛盾糾紛、治安隱患、安全隱患"三項排查",確保社會穩定。 ????圍繞環境優化抓管理。大力倡導"我的城市我管理、我的環境我打造"的理念,大力實施"凈化、美化、亮化、 綠化、硬化"等工程,探索建立橫到邊、縱到底、無縫隙、全覆蓋的環境建設工作機制,進一步優化城區環境。從提升百年老街環境入手,提出讓中山路"高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凈起來、艷起來";充分挖掘管區文化底蘊,提升旅游文化層次,把觀海一路、觀海二路、觀海山公園打造成為展現青島歷史建筑、文化名人風貌的"文化名人主題街區";對40余處街心花園進行改造,形成"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綠色景觀;著力營造人文環境、經商環境、地緣環境、產業環境,積極打造"歐陸風情文化休閑區",把棲霞路打造成“文明禮尚一條街”。(宋學春 朱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