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趙超和兒子一起放流 65歲的張阿姨“輕拿輕放” ????青島新聞網6月6日訊 今天上午9時,青島市2009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啟動儀式在中苑碼頭舉行,300萬尾對蝦、100萬只梭子蟹,3萬尾牙鲆和3萬尾梭魚順利涌入太平灣海域。為了提升全社會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意識,本次放流首次向市民開放,20名苗種認購代表登上放流船,親手將苗種投進大海。 ????20認購代表親手把魚苗投向大海
????“能親手把魚苗投向大海,這感覺好極了。”來自城陽的水產養殖大戶趙超告訴記者,自己搞了20多年的水產養殖,看見魚蝦就覺得特別“親”。對他而言,能親手把魚苗投向大海,特別有意義,他還特意帶來了14歲的兒子。今天,趙超花300元認購了3萬尾中國對蝦,和兒子一起,將苗種投向太平灣。 ????在認購代表中,還有一群人特別引人注意,他們是來自島城各個區市的佛教信徒。放流儀式開始的時候,他們雙手合什,神情虔誠。每次接過漁業工作人員遞過來的苗種,他們都會小心翼翼地舉起來,緩緩倒下。這些佛教信徒中,年齡最大的已經65歲。“放流就是放生,是積德行善的好事,功德無量。” ????張阿姨表示,海洋漁業局能組織這樣的活動,“實在是太好了”,希望今后能允許更多的市民登上放流船,參與這項活動。據海洋漁業局統計,今天市民認購放流苗種110萬尾,為放流苗種認購開了個好頭。 青島市2009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啟動儀式在中苑碼頭舉行 放流船啟航 ????今年要投5億苗種 ????記者了解到,首批放流的苗種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對蝦、梭子蟹、牙鲆和梭魚。數量分別為:對蝦300萬尾、梭子蟹100萬只、牙鲆3萬尾、梭魚3萬尾。 ????“今天放流的只是首批,按照計劃,我們今年要放流苗種要超過5億單位,接下來一段時間里,還會有更多的苗種投向青島周邊海域。”青島市海洋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2009年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安排資金500萬元,計劃放流水產苗種3.6億單位;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安排資金100萬元,計劃在嶗山灣放流水產苗種0.3億;加上承擔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的放流任務,今年在青島海域的總放流數量將超過5億單位,總放流資金達到900萬元。 ????放流品種包括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梭子蟹、海蜇、牙鲆、梭魚6個品種。放流海域包括膠州灣、嶗山灣東部海域、小島灣、鰲山灣、古鎮口灣和黃家塘灣。其中中國對蝦放流數量1.3億尾,日本對蝦3.6億尾,海蜇3700萬只,梭子蟹2500萬只,牙鲆20萬尾,梭魚50萬尾。 ????放流增值漁民獲益匪淺 ????“15年前,青島近海魚蝦種類繁多,每次出海打漁,基本上都能滿載而歸,后來慢慢少了,近幾年放流了一批,我能明顯感覺到,魚蝦變多了。”趙超和海洋水產打了20多年的交道,對放流增值有著深刻的體會。他表示,20實際90年代中期,工業的發展加上過度捕撈,膠州灣里面的魚蝦明顯減少,漁民要想像從前一樣滿載而歸,只能到更遠的海域去捕撈。盡管青島市早在1984就開始放流增值,但那時量少、品種單一,直到近幾年,放流增值才真正形成規模,才明顯看到了效益。 認購代表親手把魚苗投進大海 ????市海洋漁業局工作人員也表示,增殖放流是一項造福子孫后代的公益性事業,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經過多年大規模的增殖放流,原先消失不見的對蝦、海蜇、梭子蟹等漁汛在近海海域重新形成,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實踐證明,各放流品種的投入產出比平均達到1:15,高的甚至超過1:30。漁民受益匪淺,相關產業也獲利頗深,對構建藍色經濟區,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意義重大。(記者 王安 攝影報道) 苗種被送上放流船 ????相關報道: ????放流苗種不會餓死 ????“放流的魚苗肯定不會餓死。”陳大剛教授首先否定了這一說法。此前,一些漁民和學者擔心,大量在海洋生物鏈的中高端增加放流黑頭魚、半滑舌鰨、牙鲆、梭魚等魚類,會破壞海洋生物鏈,使底層生物餌料無法支撐放流魚類。 ????陳大剛教授認為,目前青島近海幾乎已經沒有漁汛,處在生物鏈中高端的魚類太少,反而使藻類等生物鏈低端部門大量繁殖,因此增殖放流的魚類不但不會餓死,餌料還會有富足。增殖放流的理想狀態是大量黑頭魚、半滑舌鰨、牙鲆、梭魚、對蝦等繁殖,引來鯊魚、鯨魚等生物鏈最頂端生物。 魚蝦苗種 ????對于青島膠州灣和黃渤海近海放流的魚類,漁業專家做了專門研究。放流的黑頭魚、半滑舌鰨、牙鲆、梭魚多數在膠州灣和黃海近海活動,即使寒冷的冬季也一般在膠州灣的灣口地帶越冬,因此不會流向外海。(據《青島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