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價"漲"聲四起 專家稱低水價是資助了高收入者 ????“不能因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價。 ”16日上午,在一場“解讀水價問題”的小型論壇上,有專家語出驚人。 ????到場的專家和官員包括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法規司副司長徐宗威、世界銀行高級環境與市政工程師樊明遠、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 ????金永祥稱:“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隨著老 ????他說,對“弱勢群體”,對“真正喝不起水的人怎么辦?并不難解決,現在城市里有低保戶,對于這部分人只要政府想一點辦法就解決了,但是不能因為這部分人喝不起水,就讓所有的人都享受不到好的供水服務,這實際上不符合歷史的潮流。” ????樊明遠接過話茬,“其實低水價是資助了高收入者,而不是資助了低收入者。”他解釋說,因為高收入者通常用水量大,水價偏低,高收入者可以每天用自來水給游泳池換一遍水,但是低收入者還是用不起。“提高水價,同時出臺對貧困人口的配套政策,這其實是一個很公正的促進資源節約、合理消費的政策。” ????樊明遠堅信,“中國的水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樊明遠認為,跟發達國家來比,中國的水價處在中下水平。全國平均供水價格只有1.4元/立方米,污水處理費只有0.4~0.5元/立方米,省會級的城市平均供水也只有2.4元/立方米,污水處理費只有0.6元/立方米。國家有關部門曾要求污水處理費提高到0.8元/立方米,但目前很多省會級城市都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據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中國城市供水行業的服務設施建設在過去十年中持續增長。到2008年末,全國城市供水普及率超過95%,較2000年提高了31個百分點。全國供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28000萬立方米/日,較2000年增長了28.4%。供水價格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長。而CPI自去年下半年起明顯回落,為公用事業服務價格留下上漲空間,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正面臨新一輪漲價。 ????而事實上,目前各地水價已經“漲”聲四起。4月1日,南京上調自來水價后,無錫、揚州、常州等水價上調方案也排上日程;4月27日,上海市發改委舉行居民用戶水價調整聽證會;5月10日,北京市水務局也透露,將采取調整綜合水價、出臺節水獎勵辦法等措施緩解用水危機。與此同時,一些中西部城市也開始醞釀提高水價,6月30日,銀川召開污水處理費調整聽證會;7月11日,洛陽也公告將于31日召開城市供水價格改革調整聽證會。 ????據傅濤介紹,根據最新統計,全國36個大中城市平均供水價格為每立方米3.77元(含污水處理費),比上年同期提高4.7%。但他認為,“長期以來水價構成不合理和水價偏低,沒有反映水資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環境治理成本,導致目前水資源浪費相當嚴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 ????傅濤認為,隨著《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實施(水質標準從原來的35項增加到106項),水處理的成本也將提高,更高的水質標準有利于居民的生活健康。而提高水價,適度增加處理費是保障優質優價的前提。 ????那么,水價還要漲到多少才合理呢?“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費支出,占家庭平均收入的2%~3%是比較適宜的。”徐宗威說。 ????但面對一波高過一波的漲價聲浪,徐宗威認為,總的原則是要搞清楚供水企業虧損的原因,如果是因為經營不善造成的,要改善經營,或者換一家公司經營;如果是政策性虧損,就要研究應該由誰來支付,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 ????“我倒覺得,在當前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的大背景下,盡管水價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調整,但不是當務之急。”徐宗威說,當務之急還是要確保城市供水穩定,不斷提高城市供水的水質和服務水平。(記者 章軻 發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