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崇高使命的高等院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鑄造靈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武裝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根本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 ????突出主題,引導大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體現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國家和民族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調。擺脫貧窮落后,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兒女世世代代的夢想和追求。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的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堅持這條道路,就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加強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要教育大學生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目標、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與個人的幸福緊密聯系在一起;要把共同理想的教育與革命傳統教育、艱苦奮斗教育、大學生學習生活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長期堅持,在載體上不斷創新,在措施上更加有力,使青年大學生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信念,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信任,對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信心。 ????把握精髓,引導大學生樹立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已經深深地融入我們的民族意識、民族品格、民族氣質之中,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價值取向。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富于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強大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奮發進取,靠的就是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抵御外來侵略、贏得民族獨立和解放,靠的就是這樣的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由貧窮走向富裕,靠的也是這樣的精神;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還是要靠這樣的精神。加強大學生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應該堅持用歷史來教育學生,讓學生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汲取足夠的精神營養,自覺樹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同時,要培養學生的改革與創新精神,鼓勵他們在堅定理想信念的基礎上主動學習、借鑒和吸收一切先進思想,努力使自己與時代發展同步。 ????創新方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積極探索適合當代大學生特點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是高校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引,并切實將其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主要要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結合:第一,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課堂教學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重點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時,通過開設形勢政策教育課,開辦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專題講座、報告,努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入耳、入腦、入心。第二,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要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校園文化傳統,開展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中陶冶情操,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第三,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重在實踐。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養成謙虛謹慎的品格和艱苦奮斗的作風,要積極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參加三下鄉、志愿服務、專業實習、社會調查、生產勞動等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體驗價值,鍛煉意志,升華認識。第四,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大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相結合。要把對大學生的基礎道德和文明修養教育與他們日常的行為養成、管理結合起來,促進大學生自我教育、積極參與,引導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自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第五,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師德建設相結合。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既要有學識魅力,更應具備人格魅力,成為學生的楷模。高校應高度重視師德建設,并在師德建設中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領作用,提升教師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使其以自身的優良學術水平、治學態度、道德品質和言行舉止等,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學生,激勵學生更加自覺地加強思想政治修養,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閻高程 李東才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