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登海(右)與工作人員在試驗場察看玉米。 ????李登海,萊州人,1949年生。1966年初中畢業后回到農村,1970年開始從事農業科研至今,研究玉米育種近40年,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被種業界譽為"南袁北李",被稱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現為萊州市農科院院長、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主任。 ????“你看你看,這玉米多 ????李登海操著濃重的萊州口音,談起玉米來鏗鏘有力 :“沒想到我這么快就60歲了,我總覺得自己還是40多歲?!崩畹呛8嬖V記者,祖上老人都是高壽,都活過了90歲,按照這個估算,他至少能再為國家干上30年。 ????[創業]30個春節在海南度過 ????“對每一個播種的育種材料,我都以望子成龍的心情寄托著成功的希望。” ????“1972年春,煙臺市農科所搞小麥育種的專家方正老師,給了我一份我國農業專家1970年赴美國考察農業的報告,報告中特別介紹了美國先鋒公司總裁華萊士先生是一個農民,創建了美國專業搞雜交玉米產業的美國先鋒種子公司,使美國的玉米最高畝產量達到1250公斤。” 李登海說,“這對我的震動很大,當時我國玉米畝產只有200-300斤,最高也就是300多斤。從1973年起,我開始了玉米育種。1974年,我到萊陽農校農學專業進修,得到了教玉米遺傳育種的劉恩訓老師和教玉米栽培的劉少棣老師的重點培養?!?/p> ????“多年來,我只要在家,幾乎每天都要到玉米地里轉一圈,外出歸來,也總是先到玉米地里看看。就是晚上,也要打著手電先到玉米地里轉轉?!薄斑B續30多年了,春節我都在海南的玉米地里?!闭勂疬@些,李登海非常自豪。 ????“記得第一次到海南島,是在落筆洞東的引合村,吃的菜是從萊州老家帶的蘿卜干,住的是黎族的茅草房,自己砍柴做飯,睡的是自己用木棍搭的床,點的是煤油燈。收獲玉米時,怕人偷、怕牛吃,晚上到地里巡邏,怕蚊子咬,就在腿上、頭上各套一條麻袋。困了,就在地里躺一會兒,劇毒的竹葉青、銀環蛇就在身邊出沒。” ????說起這些,登海的妻子張永慧感觸頗深,她說:“登海長期泡在地里,高溫高濕,酷熱難耐,曾做過5次痔瘡手術,得過一次腦梗塞,并身患高血壓、心臟病。一次在海南育種基地,他硬是挑著120多斤化肥走了300多米稻田田埂,扭傷了2節腰椎。” ????[家庭]愧對老母親和妻兒 ????“最愧疚的是對老人和兒子,兒子已經干上了玉米育種,孫子我還要他走玉米種業之路。” ????“老母親過世了,老人家在時,沒時間好好孝敬她,是我一輩子的遺憾。母親是小腳,領著當時還小的旭華去車站送我去海南的場景,永遠刻在我腦海里?!崩畹呛夏赣H王錫珍的孝順是遠近出名的,但盡孝只能在心里。 ????李旭華是李登海的兒子,今年34歲,登海種業公司的一名員工。說起兒子來,李登海也是有著太多的內疚,說著說著滿眼噙淚。 ????比李登海小5歲的張永慧說:“當初找他,以為他年齡大,知道疼人,沒想到除了玉米,對我他連句溫柔的話都不會說。對兒子,也是關心得少之又少。由于長年不在父母身邊,孩子性格變得很內向,見了生人都害怕。他把時間和精力都給了玉米,對于兒子他虧欠太多了?!?/p> ????“20歲之后,才理解了父親?!?兒子李旭華說,“我是高中畢業,父母顧不上我,我時常被放在南京姑姑家。1997年,回萊州老家第一天,父親就把下地的鐵锨和手套給我準備好了,領我走進了玉米地?!?/p> ????“對父親,說不怨是假的,以前我和奶奶在家,每逢過年過節,別人家都歡聲笑語,我家卻冷冷清清。我想爸媽時,哭著抱著奶奶,奶奶就領著我朝著海南的方向,跟我說爸爸是在那里干著一件大事?!?/p> ????很多人都說,李登海有兩樣東西最寶貴,第一是玉米,第二是孫子李澤濤,乳名洋洋,現在兩歲半。李登海告訴記者,“洋洋最早接觸玉米是1歲2個月,當時我從外歸來,抱起他親個沒夠,拿起一袋玉米種子,讓孫子學著點播玉米。領著洋洋去海南,他看著大人拉犁,就跟在后面一步一步地扶著犁走?!笨吹竭@些,李登海打心里高興:“真是我李登海的孫子!” ????[節儉]億萬富翁愛吃大蔥蘸醬 ????“在別人看來,我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所謂的‘億萬富翁’,其實,我是上市公司的一位打工者,是一個地地道道在玉米地里給股東們打工的‘長工’?!?/p> ????為了方便下地,李登??偸请S身帶著一雙膠鞋,沒人相信他是個身價“十億”的富豪。李登海的妻子張永慧,走在街上與村里的老百姓沒啥不同?!暗呛5囊路际俏屹I的,一件也就百八十塊,最貴的一套西服是他上北京人民大會堂領獎時穿的那身,他在北京自己買的,1700塊錢,到現在也穿了好幾年了。”張永慧說,“在農村我們是跟著太陽走,早上5點就起床,放下飯碗就下地?!?/p> ????“現在人們說我是中國科學家首富,其實,對自己我真挺摳門,坐飛機,我就喜歡經濟艙,最愛買打折票,下了飛機,就坐公交車。愛吃的是大蔥蘸醬、玉米面粥、菜包子、玉米豆子飯。上市,提升了我的身價,但并沒提高我的花銷。” ????[發展]后半生再增產一千億公斤 ????“我的前半生,所選育的高產品種累計為國家增產玉米約1000億公斤;后半生,我要再為國家增產1000億公斤?!?/p> ????2007年5月,共青團中央舉辦的“我與祖國共奮進”中國青年群英會,要求每位英模留下一句話,李登海就留下這樣一句話。 ????1985年,李登海自籌資金2萬元,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從事玉米育種與高產攻關研究的民營試驗站,后改為玉米研究所。從玉米研究所創建到公司上市的20年來,先后育出了掖單13號等多個緊湊型高產玉米品種。目前,登海種業凈資產已達9.7億元,職工人數近千人,在全國玉米種植的不同生態區建立了32個育種中心和試驗站,推廣銷售網絡遍布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 ????公司科研管理部主任楊今勝告訴記者:“考大學時,我就以李登海為人生坐標,從山東農業大學畢業后直奔登海種業而來,至今,李登海精神無時不在激勵著我。” ????“在科學上面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嶇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李登海從青少年時,每年大年三十晚上,都在筆記本上把馬克思這句話書寫一遍,至今從未間斷。 ????李登海說,“我這個人不善言辭,但談起玉米來,我說上三天三夜也講不完。目前,我們育出的超級玉米新品種具有畝產1100公斤以上的高產能力,具有高強度的抗倒伏能力。我充滿信心,后半生,超級玉米一定能為國家再增產1000億公斤?!?/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