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訊 社區矯正是一項綜合性社會治安治理工作,與原來的監外執行監督管理理念相比,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實際效果。2009年5月7日,山東青島市北區檢察院在該區臺東街道辦事處設立了全省首個“社區矯正檢察官辦公室”,積極協調政府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力量,共同開展社區矯正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已為25人辦理救濟和低保待遇,幫助7人實現就業、8人進入民生市場開始自主創業,用一雙無形的大手,托扶著矯正對象走出低谷,走向了人生新的希望。 ????心理矯正讓反目父子找回久違溫情 ????由于自身經歷特殊、家人不理解、社會歧視、工作無著落等原因,大部分社區矯正對象容易出現自閉、自暴自棄、缺乏自信、仇視社會等心理問題。對此,“社區矯正檢察官辦公室”嘗試開設心理課堂,邀請青島市心理衛生中心專家每月到社區講課培訓,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心理咨詢。同時,檢察官辦公室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和召募的志愿者定期開展日常性心理疏導工作,觀察矯正對象的反常心理、異常舉動,及時進行安撫、化解和談心。社區矯正對象小李因父母離異,從小流浪社會,成為慣偷。從監獄釋放后,父親痛恨其所作所為,拒絕其回家居住,父子關系緊張,小李也暴露出自暴自棄的傾向。檢察官看在眼里,找到小李談心。通過交談,檢察官發現小李對之前的過錯十分后悔,對家庭生活和父母親情十分渴望,很想好好做人,開始新的生活。檢察官又找到小李的父親,小李父親此時已身染重病,向檢察官吐露之前也是恨鐵不成鋼,其實很希望兒子在身邊照顧晚年。檢察官將雙方的意見進行了轉達,又幫助小李聯系了工作,辦理了低保,小李父子二人冰釋前嫌。在父親生命的最后三個月里,小李一直守在床前悉心照料,父親走得安詳從容,小李也沒有了遺憾。 ????法制教育讓昔日竊賊變“英雄” ????“社區矯正檢察官辦公室”成立后,實施了法制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的“三進”活動,檢察官與街道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工作人員定期對矯正對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講解社區矯正相關知識,發放法制宣傳材料,培養矯正對象的守法意識。同時注意發揮典型作用,用他們的親身經歷教育社區矯正對象。如上面提到的小李經常在法制教育課上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矯正對象積極改造,樹立生活的信心,在矯正對象中間產生積極反響。假釋犯小張曾因盜竊入獄,出獄后經介紹到一家飯店干服務員。今年2月份,工作中的小張發現飯店里一名男子鬼鬼祟祟,便留意觀察,當他發現這名男子盜竊一名顧客的錢包并準備離開時,立即大喊“抓小偷”,并飛身追出將該男子抓獲。失主接過錢包對小張連聲道謝,飯店老板和同事們也對小張交口稱贊。事后,小張在法制教育課上也對其他矯正對象講述了自己的這次經歷,他說:“總以為沒有人看得起我,沒想到我也會有這樣的一天,會做好事、會被人夸獎,那種感覺真是太好了,我再也不會走以前的老路了!” ????集多方之力解除矯正對象生存之憂 ????矯正對象普遍存在工作無著落、生活困難等實際問題。有的罪犯在監獄服刑十余年,回到社會生活不適應;有的喪失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有的找工作屢屢碰壁,出現消極情緒。如果他們的生活問題不解決,社區矯正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為此,檢察官辦公室積極協調有關方面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緩刑犯小吳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刑,出獄后丟了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檢察官辦公室與司法所為其申請了低保,居委會主任還拿出500元救急,這讓小吳深受感動。檢察官辦公室成立以來,已有18名與小吳情況相似的矯正對象人均拿到了300元至500元不等的救濟。 ????社會力量的參與是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檢察官辦公室注重宣傳社區矯正工作的法律政策、取得的成就、成功的矯正案例,讓社會各界逐漸認識到社區矯正的積極意義。近年來,市北區出現了一批熱心社區矯正工作的民營企業和社會人士。如婁某成立了市北區安邦發展中心,為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技能培訓、介紹就業崗位。假釋犯小王經該中心培訓和推薦,在一家酒店當上保安。最近小王因表現突出被提拔到管理崗位。像小王這樣通過安邦發展中心找到工作的已有7人,還有30多人接受了就業培訓。 ????17歲的小吳因搶劫罪被判處緩刑,感覺生活沒有希望。根據相關政策,社區矯正對象自主創業的,可以享受20萬元一年免息擔保貸款,可以進入區各民生創業市場并免收各項管理費用。檢察官及時告知小吳這一利好政策,幫助其進入膠州路民生創業市場?,F在,小吳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對于未來也充滿了自信。(通訊員 許巖 陳文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