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5日,張瑞敏在“青島驕傲——我們與共和國同行”勞模代表座談會上發言 青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徐建宏向張瑞敏(右)贈送“勞模風采錄” 張瑞敏:勞模是時代產物 要永遠創新引領時代 9月25日上午,由青島市總工會和青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青島勞模協會、青島新聞網承辦的“青島驕傲——我們與共和國同行”勞模代表座談會在黃海飯店舉行,張瑞敏作為全國勞模 座談會上,全國勞模、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第一個發言。他說,今天,青島市總工會、青島日報報業集團舉辦這個座談會,我覺得很好,我自己很高興能夠參加。這個座談會的題目非常好,我本人也是1949年出生的。所以呢,我想借這個題目簡單地談兩點 。第一勞模是時代產生的,要感謝這個時代。第二,勞模這個稱號不是永遠的,作為勞模要永遠創新。 “我是1949年出生的,屬于與共和國同行的一代人。”張瑞敏表示,勞模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要感謝那個時代、感謝改革開放。對于自己取得的成績,張瑞敏謙虛地稱“自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他說,在改革開放之前,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人,但是他們就沒有遇上這個時代。“像海爾的發展,一開始就引進技術、引進設備,如果在這之前,你即使有這個想法也不可能實現。作為我們來講,只不過更好地抓住了這個機遇。” 他同時表示,勞模的稱號不是終身的,“我是1989年的勞模,今后還是不是勞模,要看你是不是能繼續把握時代賦予你的機遇”。他說,時代的發展很快,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進入云計算時代。現在的管理理念都應該改變,再把以前的經驗搬到今天,肯定是失敗的。比如現在已經從“廣告營銷”發展到“口碑營銷”。過去有一個傳統的理論,一個人對你產品的看法可能會影響250個人,也就是對親戚、朋友等發生傳播,而到了互聯網時代,幾個人的看法經過網上傳播,可能會影響到幾千萬人,所以現在提出“營銷碎片化”。 張瑞敏說,過去企業生產什么,你就得要什么,而現在是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有很多特殊的個性化需求,這為企業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這一次金融危機以來,廉價勞動力密集型生產企業受影響較大,但是如果你是大規模訂制,就能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這對整個傳統觀念就是一個顛覆。 談到今后的工作,張瑞敏充滿危機意識。他說,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必須時刻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在管理理念、生產模式、營銷手段等方面不斷適應新時代、新環境。只有不斷挑戰自我,“自以為非”,才能保證企業在正確的道路上大步邁進。(青島新聞網記者 王安 王國強 攝影報道) >>>>>>點擊進入 青島驕傲 張瑞敏:共和國的同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