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式的毛巾廠 紀玉君詳細介紹喜盈門產品 開拓創新 造就輝煌 沒有危機意識的企業家決不是一個“現代”的企業家——企業只有不斷走出自我、超越自我,才能不斷壯大,立于不敗之地。 在二十多年的創業中,紀玉君清楚地認識到,現代企業的競爭主要表現在科技水平的競爭,誰掌握了先進的技術,誰就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獲勝。1992年以來,就加大科技投入,不斷引進先進的設備和工 為追趕大刮底印花世界水平,適應市場競爭,引進了臺灣毛巾印花機、高檔的意大利連匹毛巾印花機,以不同的全刮底印花風格,適應了亞、歐、美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需求,增強了產品競爭力。以后又先后投資6000多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提高了企業的產品質量,增強了企業的發展后勁。
![]() 喜盈門的產品受到了外國客戶的歡迎 青島市的有關部門曾對喜盈門集團做過調研:“喜盈門集團是一家典型的傳統紡織企業。近十幾年來,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紡織行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集團始終保持了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局面,幾年來企業銷售收入、出口創匯、利稅等主要指標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長,原因何在?”最后,調查者的宏觀結論是,喜盈門集團“靠科技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靠實施品牌戰略,夯實企業競爭的基礎;靠搶抓機遇,實現企業的快速擴張;靠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以及由此形成的企業文化和精神,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靠政府簡政放權,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傳統產業的發展必須堅持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現代市場競爭中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企業的幸與不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帶頭人,看他能不能 “一身正氣、謙遜溫和、艱苦奮斗、永不滿足”。紀玉君把這16個字評語當做不斷攀登的階梯。 通過不斷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合作的創新體系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現已形成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教授、博士等160多人組成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江南大學合作建立了6個中試基地和研發中心;聘請了28名由院士、教授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形成了實力雄厚,老中青三結合的創新團隊和智囊團,研發能力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政策調動了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每年都有1600余個新產品投入生產,有600多項新工藝、新技術推廣應用。 近三年,承擔和完成國家級高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4個;共有66個新產品、新技術和科技成果通過市級鑒定;申請專利63項;引進美國博士研發的生物醫藥“美中肝康”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三年有6個產品被國家科技部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技術進步獎6項、科技貢獻獎2項;山東省和青島市新產品、新技術和科技進步獎6項,為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發展高技術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