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姚麗萍 特約通訊員章文峰) 企業協會不能充當“二政府”,“政社分開”是必然。即日起,企業協會與黨政機關人員、機構、財務、資產的“四分開”即將在本市全面啟動。記者節前從市民政局獲悉,明年6月底前,本市依法登記成立的企業協會要基本實現“政社分開”,“小政府大社會”的發展格局將持續進步。 ????“反傾銷”“打假冒”見成效 ????目前,在本市登記注冊的2975家社會團體中,企業協會達 ????2002年,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頒布《上海市促進行業協會發展規定》,這是我國第一部促進行業協會發展的地方性法規。近年來,本市行業協會依法應對國內外貿易糾紛,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協調市場主體利益。其中,上海家具行業協會針對美國家具業對中國家具實行價值10億美元的反傾銷,組織調研形成專題報告,直接參與應訴,減少了上海家具行業的損失。此外,針對國內出現100多家冒用“上海”名稱銷售假冒仿劣農藥的廠家,上海肥料農藥行業協會配合市工商部門開展行動,公布了26家非法企業名單,有力打擊了制假造假。 ????“政府附屬”轉向“企業聯盟” ????由于歷史原因,包括行業協會在內的企業協會“官辦”色彩較濃,變相的“二政府”成為一些部門的“錢袋子”和“養人機構”。市民政局對近400家企業協會的調查表明,公務員兼職、政會合署辦公、財務不獨立、資產不明晰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影響了政府形象和市場環境。 ????2002年起,本市開始試點“政社分開”。經過改革調整,一批政府官員不再擔任協會領導,協會秘書處也不再與政府部門工作機構合署辦公,協會初步建立了“自愿入會、自理會務、自籌經費”的自主辦會機制,實現了從“政府附屬”向“企業聯盟”重大轉變。 ????今天,“政社分開”將探索建立政府與企業協會合作共贏的長效機制,支持企業協會完善內部治理機制,增強自主辦會能力和社會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