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垃圾為何集結大洋深處? 摩爾船長的發現引起了各國環保人士和科研人員的關注。在12年后的今天,有專家表示,這個垃圾帶的面積已經增長了一倍。垃圾總量估計已經超過700萬噸,每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有330萬件大大小小的塑料片。最嚴重的地方,海底堆積的垃圾厚度已經達到30米。有媒體將它命名為“第八大陸”。 這么多的洋面垃圾,卻是來自幾千公里之外的人類的世界。
按照常理,在廣袤的太平洋中,有一股股洋流按照特定的路線和方向流動,人類廢棄的塑料垃圾經過一番漂泊旅程,終將回到陸地上——可是為什么這么多的垃圾在這個人跡罕至的海域聚集不散? 想解釋這個問題并不難。你可以拿一杯茶來做實驗:順時針轉動手里的杯子,然后可以看到茶葉大都聚集到了杯子的中央。就如龍卷風的最中央位置總是會擁有一種奇異的寧靜,就仿佛是洋流環繞下的“垃圾大陸”。事實上,這個垃圾大陸的位置,恰恰是被北太平洋中一個巨大的環流——北太平洋環流環繞在中央。 根據伍德林向我們提供的環流圖不難看出,這個環流是一個由北赤道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構成的順時針環形系統。根據這個環流的走向,我們可以復原這些漂浮著的塑料垃圾是如何來到這里的—— 比如它可能是一支在舊金山海岸被廢棄的牙刷,一開始,它會隨著加利福尼亞寒流一路向南,到了墨西哥一帶,再借著北赤道暖流流向亞洲,一直到達日本海域,然后它會遇上黑潮,轉而向東,匯入北太平洋暖流,經過夏威夷,最終到達“垃圾大陸”,整個旅程大概需要耗時幾年。 當然,如果它是在亞洲沿海一帶被丟棄的話,那么旅程的時間將會大大縮短,抵達“新大陸”的時間只用一年就夠了。伍德林預測,在這片海域中來自亞洲的塑料垃圾占到50%,而且“垃圾大陸”還有向亞洲沿海蔓延的趨勢,“這讓人非常擔憂。” 更加讓人擔憂的是,這個“垃圾大陸”并不是大洋之中唯一的一個。 伍德林告訴記者,地球上一共有5個類似的洋流渦旋,從理論上,它們都會存在海洋垃圾聚集的情況:“比如我們知道南半球的洋流渦旋的流速更強,因此垃圾聚集的會更集中一些。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那里究竟有多少垃圾,不過考慮到北美和亞洲一帶的人口更為集中,所以南太平洋的垃圾也許會比北太平洋少一些。但是無論如何,塑料垃圾一旦產生了就不會消失,所以,近半個世紀以來被南太平洋周邊地區的人們丟棄的垃圾,也會是個極為可觀的數字,明年我們或許會去那里看一看。” “總之,這個世界上已沒有凈土,就連最為人跡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類的痕跡。”伍德林無奈地對記者說,令人擔憂的是,人類的海洋資源是否有朝一日會被這些“痕跡”徹底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