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到青島港,很多人都能感受到,這個企業從上到下都有股不惜力、敢創新、樂奉獻的精氣神兒。記者就此采訪了很多工人,他們往往自豪地回答:“青島港是咱家啊,給自己家里干活,你能偷懶省力?你能不想方設法,讓自己家底越來越足,名聲越來越好?” ????相信凡是搞企業的人,都會懂得這種精氣神兒對一個企業的發展何其重要!那么,一個原有發展基礎并不很好、歷史包袱又比較重的港口,為什么會讓職工們打心 ????首先是企業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青島港的當家人常德傳是一位富有使命感與責任感的企業家,他在青島港工作了40多年,擔任主要領導25年,不僅尊重市場,善于學習,為青島港抓住了一次次重大的發展機遇,而且時時處處體現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例如,集團職工決議獎勵的25萬元他分文不取,市里獎勵他的海濱別墅讓給青島港代管的老紅軍……在常德傳身先士卒的帶領下,青島港領導班子保持了艱苦奮斗的老傳統,每年夏天最熱、冬天最冷的時候,領導班子的成員都要到一線跟班勞動,企業的凝聚力得到加強。 ????其次是青島港在改革和發展中,始終尊重職工的創造,注重保障職工的利益。在青島港,先進的現代管理理念與國企的優良傳統有機融合,形成了“報效祖國、奉獻社會、造福職工”的企業文化。20年來,青島港沒有一人下崗回家,職工工資漲了30次,各種鼓勵學習、獎勵創新的物質與精神獎勵催生了一批以許振超為代表的“明星工人”。在“工人偉大,勞動光榮”的信念中,職工自覺把自己的命運與港口的發展、與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 ????青島港的發展再一次證明,只要路子對頭,國有企業照樣能在市場經濟中大顯身手。如今,青島港集團總資產從1978年的1.8億元達到今天的217億元,相當于為國家再建了20多個上世紀80年代末的青島港。與此同時,青島港讓自己的職工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改善了他們的工作環境與收入待遇,提高了他們的職業技能與文化素養。24000名職工以“主人翁”的態度,給國家創造了一個全國經濟效益最好的億噸大港,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受人羨慕與尊敬的生活,也為國有企業樹起了一面成功崛起的旗幟。(陸婭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