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華副局長(左二)與網友在線交流 123 請問青島什么時候打甲流疫苗,北京都已經開始打了 張華 今年九月下旬我市已經陸續開始打疫苗了。因為疫苗產能有限,數量不多,我們按照輕重緩急,目前重點接種學生、醫護人員和公共服務業從業人員等高風險人群。 尼龍 最近,各種媒體爭相報道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種新聞,對于60以上老人易感人群的接種問題眾說紛紜,但是不是衛生行業內的說話不權威。張局長,您好!請問青島對于60以上老人易感人群的接種問題是如何安排的,畢竟老人健康牽動一家人的心。 張華 由于疫苗數量有限,目前甲流疫苗只是對重點人群接種,具體接種時間是按計劃分配的。60歲以上老人的接種工作將會根據疫苗情況進行安排。 張華華 我連續幾天都沒掛上號!是不是應該多培養高水平的中醫專家! 張華 這位網友您好,海慈集團雖然集中了我市一批中醫專家,但由于目前門診面積所限,不能安排更多的專家同時應診,中醫專家門診只能同時安排十幾位專家應診,因此大家才會感到中醫專家掛號比較困難。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關注中醫事業的發展。隨著我市國醫堂建設項目的竣工,海慈醫療集團中醫發展空間將會成倍增加。同時我們將大力培養引進中青年中醫專家豐富我市中醫人力資源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中醫藥服務。 實事求是 兒童醫院即使在走廊上加床,都是一床難求呀,請問什么時候能夠擴充病房,改善就醫環境呀。 張華 目前兒童醫院已超負荷運轉,為解決兒童醫院住院難問題,我市已在遼陽西路217號新建,總投資5億元,一期床位600張,2011年投入使用,二期將達到1000張床位,屆時將大大緩解兒童醫院住院難問題。 居民65 張局長:你好,個別社區護士或藥房人員無公休日,無節假日,無加班費,工作時間長達九個小時以上,護士或藥房人員無上崗證也可以干嗎?平日無副主任醫師坐診,并且不現場打印發票,這些工作由誰來監督? 張華 這位網友您好,您說的情況可以向社區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反映。 gf 張局長,您好,我是一名孩子家長,我想咨詢一下,兒童醫院什么時間搬遷,搬到什么地方,交通方便否?還有就是婦幼保健院也一起搬嗎? 張華 為了緩解青島市婦女兒童看病難的問題,市政府投資了5億元在市北區遼陽西路217號新建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一期床位總數為600張,主體工程有望明年竣工,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交通非常方便,已設立洪山坡站。 婦幼保健院也一起搬過去。 佳禾欣 張局長您好:職工保障卡每月打多少錢用于門診看病,數目多少依據是?醫療保險個人需繳多少? 張華 這位網友您好,您提的問題請咨詢社會勞動保障部門。 青霉素過敏 張局長,你好。北部老城區,滄口老年人多,人口密集,什么時間才能讓我們享受到不出區能看大病?能享受到大醫院的醫療條件? 張華 這位網友您好,市政府一直非常關注北部居民的就醫問題。目前正在對“三醫遷建”項目進行選址論證。將規劃建設一處三級醫院。 一村一號 我是來自膠南農村的一名打工仔,在我們老家鄉親們都參加了合作醫療保險,像我這種情況是加入合作醫療好還是加入城鎮醫保好? 張華 簽訂勞動合同并與企業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可隨單位參加職工醫療保險,其他農民工可自愿選擇參加所在地的新農合或務工地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鑒于以上原因請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選擇一種醫療保障形式。 留言板 心血管移植不屬于大病范圍,看病花了10多萬,新農合才報2萬多,農民負擔太重了,能不能出臺一些補助的政策? 張華 由于目前新農合籌資標準偏低,因此在報銷比例上與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為了解決好這一問題,近期我市出臺了《關于鞏固和發展新農合制度的意見》和《2010年的新農合工作方案》,明年新農合籌資標準將提高到人均150元以上,其中財政補償將達到120元以上,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將達到農民人均收入6倍左右。你這種情況現在可以到所在區市申請大病醫療救助,解決家庭生活困難問題。 咨詢 明年我市新農合籌資水平會有提高嗎?請問目前我市新農合政策農民最多可以報銷多少? 張華 明年我市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人均150元以上,其中各級財政新農合的補助資金提高到人均120元以上,并適當提高參合農民的個人繳費,由原來的每人每年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0元以上。目前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最高可報銷3—6萬元。 zcq1227 夸大醫患糾紛的宣傳既不利于患者,也不利于醫務人員,更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社會發展、經濟發展講求“三個有利于”。在處理醫患糾紛問題方面是不是也要講求“三個有利于”?那就是:既要有利于患者,又要有利于醫務人員,更要有利于社會的穩定。請問新醫改里面有這方面的闡述嗎?謝謝! 張華 這位網友您好,您提的三個有利于觀點非常好,《中共青島市委 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了構建健康和諧的醫患關系。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重視醫務人員社會責任培養和職業素質教育,大力弘揚救死扶傷精神,營造醫務人員充分發揮作用的良好氛圍。優化醫務人員執業環境和工作條件,保護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調動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的積極性。我們正在研究建立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處機制,以便更好的保障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
上一篇:四方區長再答網友提問 滿意度調查
下一篇:建委、市政公用等部門網談實錄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