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沂水縣經濟開發區(下稱開發區)位于縣城南部,始建于2002年7月,2006年3月經國家發改委、省政府審核批準為省級開發區。區內現落地企業共67家,總投資近99億元。該區為了招商引資,出臺了一系列項目建設用地優惠政策。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土地法律法規在沂水縣出現了拐點。當地政府征用土地后,并沒有將土地補償款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補償如實給失地農民。更為突出 ????補償款去向成“謎” ????沂水鎮胡埠西村位于開發區規劃區內,全村2000余人。因開發區引資許多項目,項目落地需要大量土地,自2007年起,該村土地就逐步被開發區征為項目用地,目前該村已無可耕種土地。 ????按照我國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征收土地應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但村民反映,他們的土地被征收之后沒有得到補償。 ????一位田姓村民告訴記者,兩年來村委會只是每逢中秋節給每口人兩袋大米和兩袋面粉,今年春節前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發50元現金外,再無任何形式的福利和補償了。 ????該村民稱,村里的鄉親們曾提出村委會應公開賬目,并追問補償款發放情況,卻遭到拒絕。為此,有村民判斷,要么是村里截留了縣、鄉兩級政府撥發款項,要么這筆補償款根本就沒有落實到村里。 ????為此記者分別向開發區管委會負責項目落地的李世明副主任及沂水鎮鎮政府黨政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求證。 ????李世明說,補償款已經全額劃撥給沂水鎮,至于到目前為止為什么沒有按規定發放到失地農民手中,他也不太清楚。 ????但在沂水鎮黨政辦公室,一位魏姓工作人員卻稱,補償款沒有在他們這里。 ????村民的土地補償款到底在哪里?對此話題相關工作人員態度都不明朗。 ????縣重點項目可“先上車后買票”? ????采訪中,有村民向記者透露,開發區對外招商的用地政策十分優惠,落戶企業也越來越多,但有個別企業用地畝數已經遠遠超出了所公示范圍。 ????在開發區,于今年3月興建的名為“紅太陽集團3萬噸乙胺2萬噸吡啶”項目,在其公示牌上標識的為占地500畝,而當地村民則直指該項目實際占地在700畝以上。 ????而對于該項目的用地畝數,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李世明說,該項目為縣里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實際占地面積為100余畝,并表示此項目所有用地手續都已在今年9月后辦妥,且畝數和實際用地畝數相吻合,不存在村民所說的少批多占的問題。 ????據了解,該項目于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而用地手續則是在9月后才辦理,項目為什么出現未批先建? ????李世明表示:“重點項目可以邊建邊辦理手續,這是我們縣里的指示精神,縣國土資源局也是這么說的。” ????離奇的“31日” ????關于紅太陽項目用地情況,沂水縣國土資源局征地科科長謝孝忠拿出了三份與其相關的《土地出讓合同書》。 ????這三份合同標注該宗土地出讓面積分別是,92345平方米(約合138畝),66667平方米(約合100畝)、17910平方米(約合27畝),三次累計出讓面積約合265畝。 ????一個月內為同一個項目簽三份供地合同,而且三份合同都沒有附坐標圖。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出讓92345平方米這宗土地的合同文本上,所標注的落款日期競為“2009年9月31日”。 ????對于如此重要的合同文本,為何會把原本只有30天的9月多加出一天?謝孝忠認為,可能是工作人員粗心大意造成的。 ????紅太陽項目為何不一次性供地到位,而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采取多次供地?謝解釋說,企業建廠房實際需要多少地,就按次供給多少。 ????而當記者就此事采訪該局土地儲備中心郭主任時,他表示剛剛從外地回來,對于紅太陽項目農用地轉用及供地手續他本人不是太清楚,但印象中該項目只供了兩次地,具體情況他需要了解后才能給記者答復。但直到記者完稿為止,郭主任也沒有和記者取得聯系。 ????無獨有偶。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為興建大學城,占耕地837畝。而該工程在沒有取得土地審批手續時也提前動工了。 ????有關部門為何對紅太陽建設項目占用的土地面積說法不一?這筆補償款究竟在何處?何時才能發到失地農民手中呢?村民們疑惑不解。(陳義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