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吃喝者侵占和浪費了社會財產,應當對此通過立法定罪,建議修改刑法設立‘揮霍浪費罪’。”近日,全國人大代表趙林中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關于遏制過度應酬、公款吃喝的建議》。(11月22日《工人日報》) ????建議增設“揮霍浪費罪”——這應該已算是一則近似“喋喋不休”的“舊聞”,因為即便根據有限的報道,也可以找出此前不少學者與專家的類似建議。不過,對反復 “過度公款吃喝入罪”建議的一味 ????如此說來,反復的“過度公款吃喝入罪”建議舉動,比建議內容本身更有被追問的價值與意義。建議的反復被提出,已不在于過度公款吃喝所激發的民眾“被傷害感”,更流露出一種強烈的對遏止過度吃喝現有制度設計、與踐行舉動的失望感。一方面,公款吃喝費用每年高達數千億元,另一方面,現有制度設計在遏止類似舉動面前,似乎依然顯得效果不彰。各種過度公款吃喝的丑聞,依然以“網友曝”、“發票曝”等形式,一次次充塞于公眾視線內。反復建議舉動依舊詮釋了這樣最簡單的真相:在整體社會空間內,遏止公款過度吃喝之制度設計的完善程度,與執行力度,還遠遠不夠,至少公眾對此還不滿意。 ????“過度公款吃喝入罪”的建議,雖然失之粗放,但因為其緣于“正義的驅動”,并不值得苛責。但當這種建議被人大代表和專家反復地提出,就不能不引起警惕,因為其背后其實已經隱含了一種治理制度的失守,與民眾情緒的憤懣——而兩者蘊涵的危機可能,其實已不遜于“過度公款吃喝”本身。 |
上一篇:先解決刑責貪污再考慮揮霍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