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2月1日訊 記者從市財政局獲悉,在今年收入增長放緩、支出緊縮的情況下,市本級財政安排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民生支出達到87.6億元,比上年增加18.2億元,增長26.2%,比一般預算支出平均增幅高出20.4個百分點,比一般預算收入增幅高出17.5個百分點。今年前10月份,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8.7%。 影響居民收入89項 增加城鄉居民收入27.68億元
住房:5億元支持廉租房筒子樓開建 在改善群眾住房難方面,今年市財政共安排5億元支持廉租房建設和筒子樓改造,目前8000套保障性住房和12個“兩改”項目全部開工。2007-2009年市財政累計投入16.2億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另外安排了2000萬元啟動了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近7000戶農村貧困家庭受益。今年市政府將市內四區低保家庭廉租住房租金補貼標準從每月每平方米16元提高到18元,11153戶低保家庭直接受益。 教育:大中小學生補貼11項 補貼5.64億元 今年也加大義務教育投入和對困難學生的補助,全力促進教育公平。今年以大中小學生為特定對象的財政補貼政策共有11項,補貼金額5.64億元。其中,安排2.6億元由財政對學校公用經費予以補貼的方式,免除了農村49萬義務教育學生和城市23萬義務教育學生的雜費。這意味著學校免除的雜費由政府“買單”,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市財政還投入2720萬元,為全市1136所中小學安裝4060臺“節能飲水機”。 另外,各級財政安排資金2億元,建立健全了以政府資助為主體,覆蓋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擴大了貧困學生資助的覆蓋面。其中發放1億元高校及職校困難學生生活補助,1.4萬學生受益;免除了5萬多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學生的住宿費。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市屬普通高校資助面分別達到8%、90%和17%,全市有14萬余學生受惠,解決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問題,教育公平和諧得到進一步體現。 就業:就業支出3.3億元 實施16項就業補貼政策 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市委、市政府將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大力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今年市財政共安排促進就業支出3.3億元,實施了16項以幫助居民就業為目標的補貼政策。其中,對暫時經營困難而不裁員的819戶企業發放補貼6732萬元,穩定了4.4萬職工的就業崗位。新開發6250個公益性崗位,幫助8萬人開展了就業技能培訓,幫扶2萬人實現了自主就業。 其中,安排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專項資金2500萬元,用于“三支一扶”大學生補助、高校畢業生見習補貼和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截至10月份,我市“三支一扶”已累計招募1006名畢業生到農村一線工作,每人每月補助1000元,有助于解決了城鄉人才隊伍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213個,為畢業生提供就業見習崗位7763個,目前共有2609名青島籍畢業生進入基地參加見習,每人每月給予380元的財政補助,現已有466名青島籍畢業生在基地實現就業。大學生創業孵化政策目前已建成17個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入駐企業740家,扶持培育高校畢業生創業者1697人,同時帶動畢業生就業2732人。 特別是青島市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目前入駐的企業65家,其中,高校畢業生自主創辦企業41家,派遣期內畢業生自主創辦的企業28家,累計注冊資金7813.2萬元,預計年營業額6341萬元,可吸納500-600名畢業生創業和就業見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