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新聞網12月24日訊?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09年,我市農機局爭取購機補貼資金達到4900萬元,創歷史新高。記者從今天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青島市農機局爭取購機補貼資金達到4900萬元,其中中央資金3000萬元、市級資金1900萬元,比去年增加2000萬元,增長68.9%,創歷史最高水平。 ????5做法完善農機購置補貼 ????在今天下午召開 ????完善《補貼目錄》。下發《青島市農業機械購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并將政策宣傳到戶。按照程序制定并下發了《青島市農機購置補貼產品目錄》,2009年進入《補貼目錄》的生產企業有150家的692種產品,比上年增加了92家企業和424個品種,分別增加了158.6%和158.2%。 ????實施政策傾斜。實施“三個傾斜”,一是向玉米收獲機械傾斜,42.8%的購機補貼資金補貼玉米收獲機械;二是向保護性耕作機具傾斜,市級補貼資金對單獨購買免耕播種機和深松機補貼比列達到40%;三是向農機專業合作社傾斜,對農機專業合作社購買機械,按照40%進行補貼。 ????嚴格操作規范。嚴格按照農業部《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嚴格執行制度,規范工作程序,堅持陽光操作,公正對待企業,公平對待農民。推行購置補貼合同“四聯單”,分別由購機者、農機銷售單位和兩級農機主管部門持有,明確責任,規范程序,確保補貼機具及時到位。 ????搞好協調服務。積極配合財政部門搞好補貼資金的兌付工作,確保生產企業資金運轉。引導企業生產出質量更好、性能更優、先進適用的農機產品。為購機者提供了從選擇生產廠家和機型、辦理申報、簽訂合同、交款提貨、辦理牌證、售后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并協調銷售商保質保量按時供貨。 ????監管督察到位。青島市各級農機紀檢部門實行全程參與和監督。公開舉報和監督電話,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組織20多名機關干部,組派5個檢查指導組,從報名、購機、裝機和用機等環節進行跟蹤檢查、全程監督,確保購機補貼政策落到實處。 ????2009年拉動農民總投資1.1億元 ????在其成效上,市農機局副局長閆文圣介紹說,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拉動了農村內需。青島市農機購置補貼的比列為購機總價款的30%,即用30%的財政補貼資金,拉動了農民70%的投入。2009年,拉動農民投入資金1.1億元,購機總額達到1.59億元。 ????其次,提高了農機裝備水平。2009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719萬千瓦,全市農業機械總值43.8億元,均比上年增長3%;農用拖拉機18.4萬臺。大型機械、配套機具、復式多功能機械等持續快速發展,花生、果蔬、薯類等經濟作物機械化進一步加快,促進了大農業發展。 ????再次,提升了農機化水平。2009年底,青島市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79%。在小麥生產已經實現全程機械化的基礎上,玉米機收率達到58%,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 ????另外,促進了農民增收。2009年,全市組織1.25萬多臺農業機械開展跨區作業,為機手增加收入2.6億多元。全市實現農機經營總收入35.7億元,為全市農民人均增收793元。(青島新聞網記者 朱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