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村官 大學生當村官 是培養青年干部有效途徑 精彩語錄:大學生需要了解中國社會,了解工農大眾,否則他們的知識與情感就很不完善,當“村官”就是個好形式,既可以深入了解農村,更可以增進對幾億農民的感情 新年,北碚“重慶農谷”人頭攢動,臘梅文化旅游節吸引了大批游客。農民們沿街叫賣新采的臘梅,年味十足。廣場小舞臺上,6個年輕的大學生“村官”,人手 談規劃 40區縣都要搞一兩個 典型的巴渝風貌建筑群 精彩語錄:咱巴渝建筑,綠水青山中自然樸實,很有韻味。新建筑要多點繼承,要體現出巴渝特色,讓人一看就是中國的,就是重慶的 合川、北碚兩區迎來了新一輪城市大發展。薄熙來說,按國務院的批復,今后10年,主城面積將擴大1倍,人口將增加到1000萬,今后5年干得怎么樣,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重慶城市未來100年的風貌,一定要重視整體規劃。重慶山城起伏,溝壑縱橫,要精心研究地勢、河流走向,依山就勢做好規劃。現在有些地方喜歡搞些大體量的歐式建筑,與周邊環境很不協調,實在是“東施效顰”,不倫不類,讓人看了莫名其妙。 薄熙來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祖先很偉大,在建筑方面也留下了很多寶貴財富,像天壇、故宮、長城,解放后也有人民英雄紀念碑,重慶則有人民大禮堂,都是中華風格的建筑瑰寶,歐洲人都很崇拜我們。咱巴渝建筑,綠水青山中自然樸實,很有韻味。在建筑方面,我們也要多些“孝心”,多點繼承,多建些中華傳統文化和風格的建筑,要有重慶的建筑符號,體現出巴渝大地的民間特色,讓人一看就是中國的,就是重慶的。40個區縣每家都要搞一兩個典型的巴渝風貌建筑群,農村也要多建些巴渝新居,幾年下來就會大變樣,就能形成氣候。不要光去模仿,讓后人說我們沒文化。 合川涼亭片區,占地500多畝,有一大片七八層高的危舊房,區里下決心全部拆除,對6000多戶居民做了妥善安置。薄熙來說:“過去搞拆遷,動的多是四五層的樓房,你們能夠成片拆除七八層的樓群,是動了腦筋的。要盡可能增加原住民的住房面積,讓他們得到實惠,并給老百姓留足公共活動的空間。” 談紅歌 不比嗓音優美 貴在自然發自內心 精彩語錄:大合唱,不是比誰嗓音優美、唱得專業,而是貴在自然。越是自然,就越是發自內心,就越有感染力 在北碚區奔月路社區,上百位居民正在壩子里唱歌,看到薄書記,大家邀請一起唱紅歌。薄熙來提議唱《我和我的祖國》和《長江之歌》,手風琴伴奏下,大家一起興致勃勃地唱了起來,旁邊居民樓上,很多人也站在陽臺上,或打節拍,或齊心參唱。“大家唱得很有氣勢,很有氣氛。”薄熙來說,“大合唱,不是比誰嗓音優美、唱得專業,也不是看服裝是不是整齊、上檔次。‘唱讀講傳’貴在自然,越是自然,就越是發自內心,就越有感染力。紅歌要唱好,關鍵是大家參與,唱出內心的情感;故事要講好,關鍵是要用真情實感打動人,能讓人潸然淚下。”看到院壩里有許多中老年的同志,薄熙來又提議再唱一首家喻戶曉的《東方紅》,小小院壩里,男女老少二三百人都熱烈鼓掌,動情地唱了起來:“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