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了政府將通過引導和規范非公有資本有序進入新聞出版產業等措施,并在國家政策允許的條件下,充分利用發行企業債券、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上市融資等多種渠道為企業融資。
????上海證券報1月5日報道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日前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其中不僅明確了包括數字出版等新興出版產業在內的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任務,同時,還指出將通過引導和規范非公有資本有序進入新聞出版產業等措施繼續推動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的發展。
????《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引導和規范非共有資本有序進入新聞出版產業,解放和發展新興文化生產力。引導和規范個體、私營資本投資組建的非公有制文化企業以內容提供、項目合作、作為國有出版企業一個部門等方式,有序參與科技、財經、教輔、音樂藝術、少兒讀物等專業圖書出版活動。并且支持各種所有制的新聞出版企業到境外投資興辦實體。
????“金融的支持對于產業發展非常重要。”出版產業發展司司長范衛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新聞出版總署已與中國銀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下一步還將與農業銀行等進行合作,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的發展。
????“社會資本的引入有利于增強新聞出版企業的市場靈活性。”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魏鵬舉對本報記者表示。不過他同時指出關鍵還是要看接下來的落實措施。
????事實上,除了引導和規范非公有資本的進入外,在建設現代市場體系方面,《指導意見》也指出在國家政策允許的條件下,充分利用發行企業債券、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上市融資等多種渠道為企業融資。
????“上市是做大做強的一條很重要的途徑。”范衛平表示,只要成長性比較好,不管是國有還是民營的都鼓勵上市。據他介紹,包括中國出版集團在內的若干家出版發行集團正在操作準備上市。“另外還有一些準備借殼上市的企業,比如說江西出版集團、湖北長江出版集團等。”范衛平認為,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聞出版產業已經邁出了可喜的步伐。
????據了解,截至2009年12月22日,全國580家圖書出版社中,除保留和擬保留公益性質的4家出版社以及26家軍隊出版社外,有453家出版社已完成或正在完善轉制工作。同時,報刊出版單位分類改革穩步實施,非時政類報刊轉制和時政類報刊宣傳、經營兩分開改革工作積極推進。目前,全國已組建了29家出版集團公司,24家國有新華發行集團公司,3家期刊經營集團,49家報業經營集團,市場主體更加明確。
????“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轉企改制只是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第一步。”出版產業發展司司長范衛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發展的重要目標就是做大做強一批出版傳媒企業。
????《指導意見》明確指出,鼓勵和支持新聞出版骨干企業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界和跨所有制重組,并在三到五年內,重點培育六、七家資產超過百億、銷售超過百億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新聞出版企業,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出版傳媒集團。
????“主要是靠市場。”范衛平表示發展大型出版集團關鍵是靠企業自己的努力。“比如說在現有的出版集團中,中國出版集團、中國科學出版集團,地方的江蘇鳳凰出版傳媒等發展都不錯。”同時,范衛平透露接下來還將打造一批大型出版傳媒集團。據他介紹,目前教育部與新聞出版總署正在推動組建中國教育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