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續低溫影響,渤海和黃海北部出現近30年來最嚴重海冰冰情,渤海約40%海面被海冰覆蓋,沿岸漁業、港口運輸和油田生產遭受沖擊。 ????渤海和黃海北部在冷空氣持續不斷的襲擊下,于2009年年底開始出現海冰。今年1月4日至8日,渤海和黃海北部冰情范圍迅速擴大,洶涌澎湃的黃渤海沿岸頓時凝固,變成“冰塑”的世界。 ????記者在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提供的渤海和黃海北部海冰范圍示意圖上看到,從山東省龍口港至河北省塘沽和秦皇島一線,離岸20海里至30余海里范圍均被用代表海冰的黃色條帶所覆蓋,而遼寧省遼東灣大部分海域面積被海冰覆蓋。 ????罕見海冰導致黃渤海沿岸漁業、港口運輸和部分油田生產損失較重。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介紹,山東沿海海冰災害是山東省四十多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據不完全統計顯示,這次海冰災害造成這個省漁業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億元。 ????記者在山東省濱州市沾化縣封灘護養區看到,白茫茫的海冰看不到盡頭,凜冽的寒風讓人不禁想要蜷縮在一起。當地海洋與漁業部門介紹,這里出現了近四十年來最冷氣溫,近幾日溫度均在零下14攝氏度左右,貝類死亡率達到60%。 ????“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嚴重的冰情,聽村里老人說好幾十年都沒見過來得這么早,這么多的海冰了。”青島市膠州市東營村漁民宋清友說,“有200多艘漁船凍在我們村碼頭。海冰特別鋒利,而大部分漁船都是木制的,即使遇到一片海冰,木漁船都過不去。” ????海冰同樣導致黃渤海沿岸港口被“封凍”,北煤南運和油田生產遭受沖擊。山東省濰坊森達美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廷恒說:“3日來港口斷斷續續出現結冰,十多天就有100多艘貨船未能正常靠岸,港口損失50多萬元。現在仍有30多艘貨船不能靠岸。”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8個石油勘探平臺中有6個因海冰被迫停工,遼東灣附近海域一些航標燈、燈塔等設施被海冰損毀。遼寧省菊花島四周全部為冰所圍,與內陸交通被阻斷,島上群眾生活曾出現困難。 ????冰情出現后,中國海洋、漁業和海事等相關部門全力以赴,密切關注海冰冰情發展和沿岸居民生活,組織破冰船、漁政船24小時待命,保障港口通航效率和應對海上險情。 ????在菊花島遇到困境后,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利用衛星和飛機遙感技術對菊花島附近海域進行重點監視,及時為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制訂應急保障預案提供依據,并從21日開始對海冰涉及海域的252個有居民海島進行逐個排查。 ????同時,山東海事局為應對這次海冰,在中國海事系統首次利用溢油衛星遙感系統進行海冰監測,并利用海冰緩和期,在冰情不十分嚴重的港口,安排具備破冰能力的大型船舶和拖輪先行進港,再安排小型船舶跟隨進港,保障港口通航效率。 ????專家表示,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在積極應對這次海冰災害,但罕見海冰也突現出中國目前應對海冰災害的應對能力還十分薄弱,缺少破冰通海的利器。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環保處副處長王煒陽說:“目前,我國還沒有一艘民用專業破冰船。” ????王煒陽指出,目前我國對海冰的實時監測缺少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資料,海冰航空監測缺少機載專用海冰監測設備;海洋監測部門海上尚無具有破冰能力的專用監測船只,陸岸缺少定點、連續進行高分辨率觀測的站點和設備。 ????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副主任江崇波說,由于多年來海冰冰情較輕,長期以來各級政府和群眾都放松了對海冰災害的認識和防范,缺乏防災能力,公眾對海冰防災減災意識亟待提高。 ????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介紹,我國目前能夠使用的破冰船僅有極地探險船“雪龍”號一艘。因此,國家應為相關部門配備2艘到3艘專業破冰船,部署在黃海和渤海海域,防止不可預期的海冰給航運帶來較大沖擊。(記者 徐冰 張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