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高新區規劃效果圖
![]() 青島新聞網2月24日訊 記者從青島高新區采訪獲悉,從2008年5月12日膠州灣北部園區開工建設以來,青島高新區順勢而為,積極進行生態型園區建設,高起點進行空間和產業布局,推動低碳產業鏈條集聚,創新體制機制保障低碳式發展。 1年多的時間,一個低碳經濟產業的新高地,正在大青島的膠州灣北岸崛起。 編制“低碳”規劃 據青島高新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張斌介紹,高新區的發展目標不是一個單純的產業區,也不是克隆一個城區,而是建設一個獨具個性的生態花園式新城區。“環境也是生產力”,這句話在青島高新區的個層次規劃當中有著最生動的表現。 空間規劃:生態優先,三個“三分之一”鎖定用地紅線 在開發建設之初,青島高新區將用地比例鎖定在了三個三分之一上,即生態綠化用地三分之一,生活配套用地三分之一,高新技術產業用地三分之一。并以此作為區域發展用地的“紅線”,以規劃的形式確定下來,作為區域發展的用地方針。 不久的將來,青島高新區將建設一個高新技術產業新城區,一個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第三代科技新城。充足的生態用地空間為實現這一目標以及區域的永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產業規劃:“高、輕、特”的產業發展方向 產業發展堅持“高、輕、特”的發展方向,即技術含量高、能耗低、有特色的產業發展方向。按照青島高新區的產業規劃,將重點培育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效節能、先進裝備制造、海洋科技、現代服務業等七大主導產業,全力打造國際技術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形成低碳經濟的高端聚集帶。 為合理引導高新區產業項目布局,提高產業集聚度和土地集約利用,高新區規劃建設11個產業功能園區,包括:新材料產業區、裝備制造產業區、環保與節能產業區、海洋儀器儀表與裝備產業區、生物與醫藥產業區、大學科技產業區、中央智力島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電子信息研發和高端產業區和先進制造產業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