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修車行“水太深” 在汽修行摸爬滾打近10年的韓先生自爆行業“潛規則” “一輛汽車有幾萬個零部件、成百上千個易損件,你知道哪個零件什么時間、什么程度該修該換。術業有專攻,你要知道多少汽車知識才能不被忽悠。”在修車行業摸爬滾打近10年的韓先生告訴記者,修車行業利用信息不對稱欺詐消費者已經形成潛規則,不但路邊修車廠這樣,就連正規的4S店也難逃干系。“修車行業的水太深。”韓先生無奈地說。 提早保養 汽車零售利潤不斷降低,4S店逐漸將贏利點轉移到后期服務。給車做保養是4S店最大的贏利點。讓車主提前保養,就成了不少4S店的生財之道。“大部分車都是私家車,只要說明利害,車主就會主動要求提前保養。”韓先生告訴記者,根據汽車保養手冊,各車型都有保養里程,里程從5000公里到15000公里不等。維修人員都會誤導車主:這個標準是國外定的,國內油品質量太差,按這個標準保養對車輛損害很大。“車是自己的,得愛惜啊。”再語重心長地加上這么一句,多數車主就會就范。5000公里保養的車縮短到4000公里、15000公里保養的車縮短到7500公里。這樣下來,車主每10000公里只是機油就要多花幾百元,這還不算空濾、汽濾、機濾的費用。破解:廠家保養手冊規定的保養里程是經過論證的,即便要提前,也最好在規定里程的10%之內,太過提前就是浪費。 拖延索賠 4S店可以代表廠家鑒定車型配件質量問題,在保修期內替用戶索賠。大多數車主不了解汽車結構知識。4S店就能拖就拖,該換的不換,以修理了事。一些部件拖過保修期,再讓車主個人花錢更換。4S店一方面能從車主身上賺到錢,還能因少索賠得到廠家的獎勵。 破解:了解索賠期限,有質量問題的配件要向4S店索賠,不可一修了事。 推薦高檔用品 一些4S店會極力向車主推薦所謂高品質機油、汽油添加劑、機油添加劑等。出發點都是“為了你的愛車考慮”,當然價格肯定很貴。“咱們根本沒必要花這些冤枉錢。”韓先生告訴記者,汽油添加劑,機油添加劑實際上沒有太大作用,只要按時更換機油就可以了。高標號的機油也是一樣,一種品牌車廠家標配的機油150元一桶,4S店推薦的機油450元一桶,其實這么貴的機油在經濟型轎車中發揮不出太大作用。 破解:原廠機油完全夠用,這是相對經濟安全的,廠商不可能拿自己的品牌和用戶開玩笑。 克扣機油 “就是在你眼皮底下,維修工也能在機油上賺你一筆。”韓先生說,普通1.6L的發動機更換一次機油需要3.5升,原廠機油都是4升。一些維修工放掉舊機油時會故意讓發動機中留下0.5升,添加機油時再少倒點。剩在桶里的機油隨手扔在一邊,等車主走后再把油桶收起來。一天下來能攢出幾桶機油,裝滿桶后,再給下一個車主用。 破解:提前告訴維修工,自己要帶走剩下的機油。知道扣不下機油,維修工就會主動把舊機油放干凈。 只換不修 韓先生告訴記者,他干學徒工時,師傅交他的第一個黑招就是換掉一個完好無損的水箱。“一個車主的水箱開鍋了,檢查發現是風扇被東西卡住了,可師傅告訴車主是水箱壞了,原本10元錢的維修費,變成二三百元的水箱配件費。”韓先生說,修車廠換下沒有損壞的配件經過翻新,會再次用到下一輛車上,又能賺到一筆。 破解:換配件時一定要在現場看著,鑒別配件新舊程度。換下的配件要帶走,不放心的話可到別的修車廠查看換下的配件是否真的損壞。 預埋“炸彈” 韓先生說,一些路邊店在維修時偷偷在發動機進氣口塞上小團棉紗,發動機的進氣受阻導致動力不足。車主再來維修時,就會被忽悠著花上萬元大修發動機。還有就是往機油里放白糖,白糖受熱后形成黏糊,長時間行駛導致發動機“抱瓦”不工作。 破解:特別是年歲久的車輛,維修時再忙也要在現場盯著。 工商提醒 負責汽車貿易大道管理的重慶南路工商所執法人員表示,消費者修車前可將故障車輛讓多家修理廠判斷,“貨比三家”,即使不懂維修技術也會大體了解車輛的故障點。其次要長期保留所有單據。帶走換下的配件,發現消費欺詐立即投訴。(記者 趙健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