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 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說:作為國有企業,轉方式、調結構,勢在必行、刻不容緩。應該下決心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常德傳認為,進入2000年以來,我們國家高耗能的產業增長迅速,主要產品的產量平均增長10%以上,能源消耗量占全社會能耗的比重占55%以上,單位GDP能源消耗也成倍高于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國企業的快速增長,在某種程度上是依賴能源的大量消耗,因為必須轉方式、調結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出一條更加廣闊的發展道路。 ????在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通篇都體現了轉方式、調結構,山東省委省政府、青島市委市政府也都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為我們企業科學發展,又好又快指明了方向。因此,我們國有企業如何抓住歷史機遇,轉方式、調結構,自主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歷史賦予青島港又一次重大的歷史使命。 ????港口是一個傳統產業,占有資源很多,貨物進出頻繁,貨種結構復雜,生產方式多樣,船來車往繁忙,環保任務很重。青島港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七大港,吞吐量已經超過3億噸,集裝箱超過1000萬標準箱,資產總值超過230億元,是一個特大型港口,因此抓好貫徹落實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常德傳認為,轉方式、調結構當務之急是要轉變思想觀念,切實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痛下決心、毫不動搖、真抓實干,不斷提高青島港的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港口的國際競爭力,增強轉方式、調結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是“要我轉”“要我調”,而是“我要轉”“我要調”,運用“三對比一分析”,追求卓越績效的科學方法,徹底擺脫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發展方式,要瞄準自主創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質量效益、親情和諧的目標,建設新型的港口。 ????港口首先是資源消耗的大戶,港口建設需要占用大量的不可再生的陸域、水域和岸線,青島港就是要通過開啟生產效率“秒時代”,實現資源節約最小化。集裝箱、礦石裝卸效率是世界港口第一,因此青島港兩個集裝箱的泊位等于世界第二位日本神戶港三個泊位的吞吐量,一個20萬噸的礦石碼頭干出了兩個碼頭的吞吐量,現在用占全國1.8%的岸線,干出了6.9%的吞吐量,用1億噸的能力干出了3億噸的吞吐量,用350萬標準箱的能力干出了1000萬標準箱的業績,為國家,為今后節約了大量的資源。 ????同時,港口還是能源消耗的大戶,也應當成為節能減排的大戶。青島港年耗電2億多度,耗油3萬多噸,耗水230多萬噸,耗煤5600多萬噸。近幾年,青島港先后投資45億元,從源頭上淘汰了一大批高耗低效的設備,推行單車、單船、單班、單貨種、單項工程的核算,把能耗全部納入考核范圍,建立節能減排長效機制,為全港1600多臺機械電器設備安裝燃油計量儀和電度表。把節能與個人的薪酬掛起鉤來,開展“工人先鋒號”的競賽活動,形成全員節能降耗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發動員工技術創新,過去集裝箱輪胎吊每臺每年要消耗10萬多升的燃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280多升,躁聲的污染達到94.3多分貝,后來在金牌工人許振超同志的帶領下,開展技術攻關,采用清潔能源,又名“油改電”的技術項目,使單箱能耗下降了40%以上,單箱的成本節剩了70%以上,基本實現了廢氣的零排放。這項技術在國內外十幾個港口,200多臺設備上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出現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青島港還鼓勵員工崗位創造,創造了100多個節能的工作法,實現節能減排最大化。青島港輪駁公司的船長周學良創造了十字節油法,一年節約油?100噸,并帶動了他所在的輪駁公司去年節油1000多噸。另外,港口還是一個容易造成污染的行業,就應當加大環保的力度。青島港長年實施“藍天、綠地、碧水”三大工程,青島港成為我們國家首批國家環境友好的6家企業之一。去年山東省姜大明省長親自授予青島港企業管理獎、節能減排突出貢獻獎、省長質量獎,使青島港深受鼓勵和鞭策。 ????轉方式、調結構的實踐教育了青島港人,青島港感到只是剛剛開始起步,今后任重道遠,只要下定決心,國有企業和傳統產業一定會在這個方面大有作為、大有成效。 (人民網記者 宋學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