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3月14日(星期日)10:00,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會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與采訪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溫總理,您好。第一個也是跟外交有關系,但是我們想從民意的角度來問,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看到國內很多老百姓對于國家實力的自我感覺、社會氛圍可能出現了一些變化,就是有的時候在媒體上會看到一些民眾說我們中國強大了,我們現在要在國際上揚眉吐氣,有一些民眾的反應可能也比較極端一些。請問這個民意對于中國政府的對外政策有多大影響力?
????溫家寶: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遭受的苦難太深重了。因此,他們對于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懷有強烈的感情。我們的外交政策基本出發點還是要維護國家的利益,最重要的就是主權和領土完整。
????當然,我們的對外方針還要考慮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中國又是一個重友誼、守信用、有尊嚴的民族,平等對待對我們友好的民族,也是我們最重要的出發點。
????因此,世界的文化是多樣的,國家的社會制度也是不同的,但是我們認為這都不妨礙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之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相學習和借鑒。在這方面,我曾經在新加坡就講過,開放包容,國家才能富強。如果說民意,那么這兩個方面都是我們應該尊重的。
????我們國家的發展不僅是要搞好經濟建設,而且要推進社會的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這三者不可偏廢。集中精力發展生產,其根本目的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而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我認為,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
????勿庸諱言,我們現在的社會還存在許多不公平的現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我曾經講過,一個正確的經濟學同高尚的倫理學是不可分離的。也就是說,我們的經濟工作和社會發展都要更多地關注窮人,關注弱勢群體,因為他們在我們的社會中還占大多數。
????我們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同時,能使每個人也有自由和全面發展的機遇。
????中國的現代化絕不僅僅指經濟的發達,它還應該包括社會的公平、正義和道德的力量。
????在我在任的最后幾年,我將為這件事情盡最大的努力。我相信,我們以后的領導人會更加關注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