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關街道辦事處: 全力打造“歐陸風情文化休閑區” 八大關街道辦事處按照“歐陸風情文化休閑區”的功能定位,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確定了“立足高端、提質升級、四輪驅動”的結構調整發展目標。 開啟“四輪驅動”,明確作戰線路。挖掘老建筑資源,積極引入知名總部型企業入駐,使八大關成為一處具有別樣風格的總部經濟新高地;以八大關申遺為契機,積極推動旅游業 力推“四大工程”,拉動前進引擎。“筑巢引鳳”工程。做好歷史老建筑修繕保護的同時,推動各類老建筑通過內引外聯實現功能置換。“吸金納財”工程。走出去招商引資,打造核心招商團隊,積極引入實力強、資金雄厚、符合管區業態定位的優質企業到管區投資興業。“強筋健骨”工程。著力推進投資總額近40億元的12個旅游、總部、休閑、餐飲項目,投資2億元的引航站項目,投產后將實現營業額2億多元,稅收約6000萬元。“溫馨家園”工程。放大“幫到家”的品牌服務效應,為企業提供到家的平臺和服務,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優美潔凈的城區環境、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湛山街道辦事處: 高端特色筑基 高效服務搭臺 努力打造 “產業高地” 湛山街道辦事處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題,在經濟轉型、方式轉變中搶占制高點,努力打造以國際金融、全球物流、高端中介為主體的現代化國際城市首善之區“產業高地”。 實施“高端+特色”雙輪驅動,架構區域經濟新格局。建設“主題樓”、“特色樓”、“品牌樓”,針對27座高端寫字樓展開招商引資、稅源挖掘和跟蹤服務,促“億元樓”、“千萬元樓”不斷涌現,不斷發展“金融物流圈、高端樓宇圈、商務酒店圈、特色餐飲圈、旅游休閑圈、傳統宗教文化圈”等六大商圈建設,打造“秀湛路”等4條各具特色的精品商貿街巷。 構筑服務發展“三大平臺”,打造區域經濟新引擎。建立集信息瀏覽、數據查詢、統計分析、網上招商、視頻監控為一體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發展打造精準、便捷的數字平臺;建立“上門招商、網絡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的立體化招商引資平臺;建立多元化政企互動平臺,成立“大企業聯誼會”、“樓宇物業聯盟”等機構,通過“銀企對接會”等平臺,為企業提供“直通車服務”。 推進保障發展“四項工程”,助推區域經濟新飛躍。實施“筑網固防”工程,成立湛山管區綜治中心,建立樓宇“法律服務站”,營造安定和諧的發展氛圍;實施“靚街美院”工程,在居民樓院逐步推行太陽能路燈,結合湛山地下廣場和“海趣園”改造項目,完善商務功能配套;實施“惠民解憂”工程,加快完成4個社區1000平米“三個中心”建設,大力發展小旅館、小吃店等微型經濟。 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 加快“帶”、“圈”、“點”、“線” 建設 打造東部國際商務金融核心區 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將加快“三大服務業”和“東部國際商務金融核心區”版塊建設,著力實施“帶”、“圈”、“點”、“線”建設,全年力爭實現轄內限額以上服務業總值完成500億元、區級財政收入完成7億元。 打造高端服務業聚集“帶”。協調促進世奧大廈、影視基地等項目完成前期規劃并盡快開工,確保遠洋二期、凱悅等6個項目年內完工,加快銀座中心、泛海國際購物中心等3個在建項目建設,不斷壯大金融服務業、做強現代物流業;大力發展會計、審計等專業服務行業,突出高端中介和專業服務機構引進,培育商務服務和中介機構專業寫字樓,不斷提升商務服務業。 打造山東半島高檔商“圈”。積極推進百麗廣場、米蘭道等項目招商并如期開業,進一步培育建設東部高檔精品商圈,加大環境改善和氛圍營造,強化宣傳推介,努力將其打造成為輻射力強、附加值高的高端商業集群。 打造濱海現代旅游制高“點”。挖掘五四廣場、奧帆中心等標志性旅游資源潛力,整合商貿和休閑娛樂資源,開辟商務游、度假游、會展游、樓宇游,把游海、游城和游街、游店與購物消遣密切相連,吸引企業高端客戶聚集。 打造特色時尚街區魅力“線”。著力推進出口產品展銷街、閩江路婚紗街、閩江二路咖啡茶藝街、閩江三路文化街、時尚閩江夜宵街等特色時尚特色街區建設,使之成為各具特色、配套商務、服務居民、集聚人氣財氣的魅力線。 八大湖街道辦事處: 引進“動車”理念 牽引管區經濟在轉變中謀發展 八大湖街道辦事處將不斷提升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的總量,引進“動車”理念,力求在轉方式、調結構上有新突破,在強服務、促發展上有新舉措,在惠民生、保穩定上有新成效。 以產業結構升級為牽引,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生命力和鮮活力。將引進豐田電器、科勒櫥具、香港融景鮑翅、中信國旅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進駐樂夜樂耶廣場,并力推其二期工程建設,依托創意100和樂夜樂耶廣場并存管區的優勢打造創意文化產業聚集區。實施重點項目帶動戰略,堅持重點項目專人對接、跟蹤、服務制度,全力推進11個區重點項目建設,其中樂天瑪特購物中心計劃今年4月份開工,裕豐源商務樓將入駐法國雅高宜必思商務酒店、大銘源餐飲酒店等項目,計劃6月份投入使用,浮山所老年公寓項目計劃4月份開工,將成為我市檔次最高的老年公寓。 以居民素質提高為抓手,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動力和持續力。廣泛開展“居民素質提升工程”,深化“三心敬老”服務和文明巡訪活動;新建4處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和1處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成社區“五分鐘健身圈”;繼續統籌規劃社區“三個中心”建設,年內力爭建設4處1000平米服務中心的購買和配套建設任務;投資200萬元做好樓院衛生和綠化美化工作,完成4處共計6000余平方米綠化庭院改造工作;投資700萬元對31處房屋實施屋面墻面修繕整治、庭院硬化綠化;為140個單元統一安裝防盜門、報箱。 金門路街道辦事處: 秉承“一二三四”發展思路 努力實現街道經濟社會新跨越 2010年,金門路街道辦事處緊緊抓牢經濟建設這一主線,按照打造“一個亮點”,挖掘“兩個資源”,優化“三個環境”,實現“四個提升”的思路,努力實現街道經濟社會新跨越。 打造“基隆小巷”特色街亮點。積極引進臺灣、日、韓及東南亞特色餐飲,增設酒吧、咖啡、服飾等時尚元素,將“基隆小巷”特色街打造成一條具有異域風情、美食文化、休閑靜雅的“東方小香普蘭街”,力爭2010年底前開街納客。 挖掘內部閑置房源和外部開發資源。積極挖掘管區內、外部資源,力推中海銀海一號、海信璞園、中海盛明等區街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引進北京城建、漢拿山、倪氏等數家企業到管區投資。 優化三個環境。構建亮化片區、精品樓院片區、景觀道路片區、戶外廣告片區等“四個最佳片區”,優化溫馨的城區環境;在交通干道、重點區域、街頭巷尾安裝電子視頻監控探頭100個,增強科技防范,優化社區治安環境;設立國學、文明養犬和行為規范宣傳角,優化社區文明環境。 實現四個提升。依托軟件園、動漫產業園兩大園區,增強園區樓宇午餐、醫療保健、休閑娛樂等配套服務,實現區域經濟發展大提升;打造和諧樓院100個,連片建設精品示范小區1至2個,實現5個達標社區辦公用房,實現民生建設保障能力大提升,同時實現信訪工作成效大提升和社區黨建品牌效應大提升。 珠海路街道辦事處: 轉變方式出實招 科學發展求實效 珠海路街道辦事處將放大區位特色和比較優勢,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加快推進街區現代服務業發展,建成首善之區中美麗璀璨的“珍珠海岸”。 轉變發展觀念,在率先發展的思路上贏得先機。樹立“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努力使角色定位由被動應變向主動求變轉變,使服務水平由一般性向個性化轉變。 構筑四大板塊,在科學發展的結構上布局蓄勢。推進銀海國際旅游交通碼頭、心海廣場、航海博物館、四季酒店、“櫻之巷”酒吧文化街、情人壩酒吧街等項目建設;爭取更多的國內百強餐飲企業落戶;以“財富中心”項目建設為核心,努力形成以燕兒島路為核心的東部國際金融港;積極推進“佰優坊”二期擴建整治項目,力促銀座家居、立堅停車場盡快開業,成立庭院經濟發展公司,推進“服裝節、美食節、家居節和時尚月”“三節一月”活動經濟。 多項措施并舉,在推動發展的方式上深耕細作。對轄區內14個重點項目實施項目經理代理制,加強跟蹤推進和招商引資宣傳;推行20+ 1轄區環境管理模式,推進“五化”工程和安全、綜治網格化監管;加快社區“三個中心”和和諧樓院改造建設,配置社區早市,建成主副食品安全檢測網絡,實施“1+x”明居工程;建立信息分析平臺,加強對重點稅源、新興稅源的管控;精心培育“機關、社區、企業、商業”等“四個文化”,持續推進“首善居民”素質提升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