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實驗室:“如果我們不搞中國自己的轉基因水稻,就如同不搞自己的原子彈一樣,會真正受制于人。如果轉基因水稻品種被外國控制和壟斷,那才可能引起水稻種子價格上升,危及國家糧食安全。” ????廣東高州鎮江鎮保留著大片野生稻。人們擔心,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后,會給野生稻等物種帶來基因污染。 ????中國將開啟轉基因水稻商業種植 專家表示最遲5年上百姓餐桌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與 ????毫無疑問,關于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目前仍無定論。進一步的問題則是,轉基因產品的商業化是否會引起國際種業巨頭對國內種業市場的壟斷。 ????綜合今年1月底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轉基因品種產業化的論述,加上去年年底我國批準第一張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的利好消息,轉基因產品——尤其是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在中國似乎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那么,未來可能成為中國人口糧的轉基因大米到底長什么樣?口感如何?價格是高是低?“民以食為天”,我們迫切需要這些問題的答案。 ????神秘的轉基因水稻 審批機構成員信息成謎 ????1月31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發布,文件特別提到“要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這一政策走勢與另外一則備受關注的新聞聯系在一起,讓人浮想聯翩。 ????去年年底,由華中農業大學負責研制的轉基因水稻“華恢1號”和“Bt汕優63”剛剛獲得安全許可,這也是我國頒發的首張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 ????神秘的轉基因水稻 ????農業部的這一決策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風田形容為“驚險的一跳,讓全世界驚出一身的冷汗”。因為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批準主糧可以轉基因種植。他表示,既不能妖魔化轉基因產品,也不應放任不管,對口糧作物轉基因產品的產業化問題,應該慎之又慎。 ????去年12月初,鄭風田撰寫了《轉基因大米你敢吃嗎?》一文,此后兩個月,該文在網絡上被廣泛轉載,轉基因水稻成為春節前的焦點話題。 ????盡管研究者曾借助主流媒體表態,“轉基因大米不僅吃起來安全,對生態環境也是安全的”。但仍難解人們的擔憂,一連串的問題有待解答,比如:安全證書的審批程序如何?實驗室只能證明短期安全,長期食用到底對人體有無害處?還有網絡論壇發起了“反轉基因主糧”的簽名活動。 ????早在2008年,由天涯論壇進行的“轉基因食品”調查中,就有超過50%的人表示最關心轉基因大米,也擔心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我們注意到最近的輿論,并十分理解公眾的關切。有關轉基因水稻研發的所有信息,只要不涉及國家科技秘密,我們都將以公眾能夠理解、認知的形式予以公開。”此次獲得安全證書的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華中實驗室”)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 ????審批機構成員信息成謎 ????恐懼和擔憂,往往來源于信息的缺乏。與喧囂的網絡相對,官方的回應顯得很低調。面對諸多質疑,農業部曾回應,證書發放是“經過嚴格的實驗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和申請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等5個階段的多年安全評價,依據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轉委會’)評價結果做出的決定”。 ????問題在于,成員構成等轉委會的信息一直沒有公開,外界可知的權威信息非常有限。 ????即使在轉基因水稻的批準時間上,輿論也一度爭論不定。去年10月22日,一份名為《2009年第二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批準清單》出現在“中國生物安全網”上。但有業內人士發現,“當時名單上并沒有兩種轉基因水稻,那是去年11月27日才加上去的。” ????華中實驗室則告訴本報記者,“華恢1號”和“Bt汕優63”品系安全證書的簽發日期是2009年8月17日,有效期為5年,適用地為湖北。 ????科研人員“以身試稻” ????轉基因水稻是否安全?這種擔憂普遍存在,并非毫無根據。被廣泛用作論據的,是幾則國外的研究案例。據了解,2007年,法國科學家證實,全球最大的種子公司——美國孟山都公司出產的一種轉基因玉米對人體肝臟和腎臟具有毒性。2008年,美國科學家也證實了長時間喂食轉基因玉米的小白鼠免疫系統會受到損害。至于長期食用轉基因水稻對人體是否有害,科學界也一直存在爭論。 ????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薛達元是環保部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首席專家。他說:“食用轉基因水稻‘相對安全’。所謂‘相對’,是指目前所有的實驗、檢測都證明了它的安全性;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受制于現有技術的局限性,不一定能檢測到所有的風險。” ????華中實驗室的研發人員則“以身試稻”,“以正視聽”。華中實驗室回復本報記者稱:“近年來,我們的科研人員一直在食用轉基因大米,他們健康狀況良好。”“轉基因水稻一旦被批準商業化種植,我們研究者的米缸里肯定都是轉基因大米。” ????“水稻是中國的主糧,我國科學家研發轉基因水稻從一開始就把安全問題放在首位。國家為我校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系發放安全證書也是慎之又慎。” ????除了安全,人們也好奇大米的口感。“以身試稻”的研發人員告訴記者,該校研發的轉基因大米與普通大米相比,“沒有任何不同,事實上它就是雜交稻米”。“我校研發的轉基因大米口感良好,二次加熱后外觀和口感均無明顯變化,達到國家優質米的標準。” ????知識產權與漲價的擔憂 ????轉基因作物的開發主要依賴于標準化的技術、方法和元件,包括許多大型跨國農用化學品公司在內的國外機構已在這些領域申請了至少59項專利。 ????不久前,一份名為《誰是中國轉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正在申請商業化種植及在研的8個轉基因水稻品系,無一擁有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上述8個轉基因水稻品系至少涉及28項國外專利技術。這些專利分別屬于美國孟山都、德國拜耳和美國杜邦這三家跨國生物公司。此次頒布證書的兩種轉基因水稻,至少涉及11~12項國外專利。 ????專利的歸屬,將直接體現在未來種子的價格上。報告稱:“如果轉基因水稻商業化,那么中國農民可能會面臨種子價格不斷上漲的風險。”方立峰進一步分析:“如果種子價格上漲,不排除生產者會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未來,轉基因大米的價格有可能更昂貴。” ????對此,華中實驗室直接回應:“以為我們使用了多項國外合法有效專利,是誤解或猜測。”此次獲批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他們表示,此次獲批的“華恢1號”所用的育種材料,是我國已推廣多年的優良恢復系“明恢63”,其中,轉入的抗蟲基因是由中國農科院科學家自己修飾的,并已取得專利。“華恢1號”的轉基因方法已在我國申請了專利保護。“可見,該轉基因水稻品系的核心知識產權屬于我國。” ????對于被指兩種轉基因抗蟲水稻涉及12項國外專利,華中實驗室明確表示,這12項國外專利中, 只有4項在中國提出了專利申請,1項未獲授權;在授權的3項中,1項已于2009年在中國過期失效,另外2項專利的權利內容,與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抗蟲水稻采用的技術、方法、材料完全不同。“其余各項均未在我國提出專利申請,不存在侵權問題,也就更不存在支付專利費的問題了。” ????“對于專利的問題,相信農業部門很清楚怎樣規避和使用。”薛達元表示,轉基因產品往往涉及數十種專利,在科研工作中,有時會跟專利所有者簽訂協議,用于研究時不涉及專利問題,但商業化生產就會涉及,“具體情況都在協議里有約定”。 ????此時的中國,關于種子專利的爭論,更像是一把雙刃劍。相比于規模龐大的國際種業公司,國內種子企業的弱、小、散的局面并未改變。樂觀者認為,可以借轉基因水稻的機遇一搏;悲觀者則認為,國內種業加強產學研結合、提高創新能力已經迫在眉睫,倉促上馬,并不一定能“一擊必勝”。 ????此前中國引進轉基因大豆的經驗,已成為一些學者擔心的理由。農業部一位專家此前表示,國外出油率高、價格低廉的轉基因大豆已經嚴重沖擊了國產大豆,如果我們不能正視現實,會有更多的農產品被國外轉基因產品沖垮。 ????但這也成為國內加快、加大轉基因產品商業化途徑的理由之一。 ????轉基因棉花:前車之鑒? ????本次獲批的兩種轉基因水稻,據稱在位于湖北省的實驗區受到了當地農民的歡迎,因為“能控制導致水稻減產的主要害蟲”。 ????對農民而言,“轉基因水稻在種植技術方面并沒有特殊要求,種植時間、播種方法、田間管理、儲藏加工等都與普通水稻一樣。最大的不同是減少80%的化學農藥用量,這不僅大大降低了農民購買化學農藥的支出,而且大大減少了施用化學農藥的人工投入,使整個生產成本降低,效益增加,同時保護了環境不受化學農藥污染。” ????華中實驗室表示,我國水稻單產近20年來的年增產量從未超過1%,而轉基因水稻可提高約8%的產量,“這只是實現‘綠色超級稻’構想的第一步”。所謂“綠色超級稻”,其構想的基本目標是:不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優質高產,使水稻生產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 ????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在農業部研討會上表示:“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現在還沒有直接能增產的轉基因作物。因為增產涉及的基因很復雜,我們現在還沒搞清楚,還無法轉移‘增產基因’,最終達到增產目的。” ????另外的反駁者則認為,農藥量減少80%是個“神話”,因為我國的水稻病蟲害與其他作物相比較少,用常規的防治手段基本就可以防治,不一定非要用轉基因的技術。 ????在這個問題上,已有十幾年商業化種植歷史的轉基因棉花,近兩年已成為一個負面例證。2009年,江蘇的轉基因棉花出現減產之憂,并出現次生蟲害。記者了解到,這些棉花的抗蟲基因主要針對棉鈴蟲,但可能很容易染上其他病蟲害。這讓危害次于棉鈴蟲的其他害蟲反倒成了主要的災害。棉農不得不加大農藥使用量。“高峰時期,棉農可能3天打一次藥。”有業內專家告訴記者,“部分棉農表示不會再種轉基因棉花了。” ????鄭風田在博客中援引“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話:“政府應該特別慎重批準轉基因植物商業化。雖然實驗非常成熟,但其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或許要在未來幾代人后才顯現。” ????名詞解釋:轉基因技術是指將一個基因片段從一種生物體中分離出來,通過修飾后導入另一種生物體的基因組中,從而達到改造生物的目的的技術。 ????中國轉基因水稻發展進程示意圖 ????目前:已發放安全證書,允許兩種品系在湖北省內試驗種植——不得出省 ????未來2~3年:進行品種審定,發放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種子經營許可證 ????5年后:商業化種植(記者 李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