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災工作正在中國西南大地緊張進行。26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可能面臨南北方同時抗旱的嚴峻局面。
針對西南豐水地區緣何頻現旱情這一問題,水利部副部長劉寧分析指出,今年出現重旱,降雨少、來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去年秋季以來,西南大部降雨、來水持續偏少、庫塘蓄水嚴重不足。與多年同期相比,云南、貴州大部及廣西、四川、重慶部分地區降雨總體偏少五成以上,一些地區偏少七至九成。
此外,“工程性缺水”也是重要因素,大旱充分暴露了抗旱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凸顯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西南地區的極端重要性。另外,云貴高原民眾居住分散,抗天災能力弱,一旦遭遇大旱,民眾賴以生存的小水窖在缺少水源補充的情況下更是難抵旱情,人畜飲水很容易出現困難。
劉寧還指出,從全國范圍看,西南地區旱情最為嚴重。氣象部門預報,預計未來幾天西南旱區將有小雨天氣出現,但重旱區仍無有效降水,旱情仍將持續,損失會繼續增加,抗旱救災的難度也會進一步加大。對此,必須有清醒認識和心理準備。
劉寧強調,更需要注意的是,北方地區旱情也已露頭。北方地區“十年九春旱”,若后期出現少雨溫高多風天氣,北方地區的旱情將會迅速發展,可能面臨南北方同時抗旱的嚴峻局面。
劉寧表示,面對嚴峻的旱情,國家防總、水利部緊急加強對旱情的會商研判,及時啟動了抗旱Ⅱ級應急響應。在前期派出30個工作組和專家組的基礎上,再由水利部領導分別帶隊深入云南、貴州和廣西等抗旱一線,想盡一切辦法,不惜一切代價解決民眾飲水困難。
同時,水利部抓緊研究落實兄弟省市對口支援工作,組織東中部省市水利部門對口幫扶嚴重受旱地區。水利部還提前下達了今年人飲解困和灌區改造工程計劃及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資金,重點向重旱區傾斜,支持旱區抗旱減災。
云南、貴州兩省啟動抗旱Ⅰ級應急響應,珠江防總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啟動抗旱Ⅱ級應急響應,長江防總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保證了抗旱工作有序有效進行。據新華社
西南旱情未影響南水北調工程
據新華社電盡管我國水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三江源頭都在西南,但從長遠來看,當前西南旱情對南水北調和引江濟漢沒有影響。26日前來湖北參加引江濟漢工程開工儀式的國務院南水北調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野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對南水北調的前景表示了樂觀的態度。
他說,大自然有個周期性變化,今年西南旱情比較特殊,只是一個短期的現象,與整個氣候狀況有關。南水北調從其工程設計、論證起,就著眼長遠戰略充分考慮了整個水資源的配置。 張野分析說,就長江而言,每年從長江口流出的水量達9000多億立方米,而南水北調三線調水量不超過450億立方米,也就是說不超過長江水量的5%,因此從多年水量上來講,旱情不影響調水,也沒有長江上游無水可調的擔憂。從長遠來看,南水北調還是合理調配水資源。他說,“至少目前我們沒這個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