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曉武 王志鵬)2009年,城陽區的三次產業比例為1.9:63.1:35,而這一數據在2008年是2.1:63.9:34 。盡管農業在城陽整個經濟大盤中所占比重在不斷減少,但農業產值的絕對值卻在不斷攀升:2009年,城陽區農業在整個經濟結構中占比下降0.2%的情況下,完成總產值19.88億元,同比增長0.6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777元,同比增長8.9%。面對農業在全區產業結構中的比例越來越小、傳統農業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效果不大的情況下,城陽區是如何實現農業“突圍”之路的呢? ????發展都市農業,做城市的“菜籃子”。 ????河套街道孫戈莊西社區的菜農徐克浩一大早起來就在自家蔬菜大棚里忙碌著,大棚外一箱箱碼放整齊的西紅柿、黃瓜等精品蔬菜正在等待裝車送往青島利群及島城的各大農貿市場。徐克浩家里擁有2.3畝的自留地,前些年主要是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一年才能收入四、五千元。后來在城陽農業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他租了25畝地一口氣上了26個蔬菜大棚,開始種植一些精品、反季蔬菜。由于設施蔬菜具有采摘期長、用藥少、防蟲好、果皮漂亮等優點,所以徐克浩的產品一成熟就受到了各大超市的青睞。問起現在的收入,徐克浩笑瞇瞇的說:“一年差不多有二十來萬吧。” ????如今在城陽,像徐克浩這樣的村民已不在少數。利用位于城市近郊的天然區位優勢,以服務都市需求為主,越來越多的農民把自留地做成了島城各大超市以及農貿市場的“產品供應基地”,不僅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品質優良、品種豐富的瓜果蔬菜,也因此大幅度的增加了收入。有了良好的示范效應,不用農業局工作人員再陳述設施蔬菜的好處,農民朋友們都自發的從種植傳統糧食作物轉向了種植有特色的、品種稀有的蔬菜及其他經濟作物。看似不經意的轉變,卻在悄無聲息中調整著農業的內部結構。據統計,2009年城陽全區菜田面積已達到2.72萬畝,播種面積達到6.8萬畝,總產量20萬噸,實現收入1.8億元。其中,設施蔬菜面積達1.4萬畝,占菜田總面積的51%,總產量9.4萬噸,實現收入1.2億元;特稀蔬菜和速生蔬菜播種面積達到3萬畝,占菜田總面積的54%,總產量6萬噸,實現收入8500萬元,是青島市主要的特稀蔬菜和速生蔬菜基地,成為島城名副其實的“菜籃子”。 ????發展品牌農業,靠名牌闖市場。 ????位于城陽區夏莊街道的田瑞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有24年的歷史了,其公司所產的“田瑞”牌無公害鮮雞蛋被評為青島市名牌農產品,“田瑞”品牌被認定為青島市著名商標。2008年該公司被青島奧帆委確立為2008奧帆賽食品備案養殖基地,是青島市唯一入選的蛋雞養殖企業。如今,該公司的無公害鮮雞蛋已經深入人心,即使每公斤價格比其他品牌雞蛋高上幾毛錢,該公司產品在島城的各大超市里依然是供不應求。公司負責人曲田桂介紹說,該公司目前共有存欄蛋雞15萬只,每天產蛋量在八噸以上,基本上達到日產日銷不留存貨。 ????大路貨賠錢,名牌產品增收;有品牌才有市場,有市場才能實現增收——通過連續五年山東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的舉辦,城陽人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在與世界各地的名牌農產品進行對比的過程中,城陽人找到了差距并開始了品牌創建之路。如今,城陽區已培育出市級以上農業品牌28個,如水產方面的億路發冷凍海魚片、正進牌冷凍鱈魚片等;畜牧方面的“迎春樂”牌奶制品、“田瑞”牌雞蛋、“全和”牌片凍豬肉等;蔬菜方面的上馬“城陽青”大白菜、夏莊“杠六九”西紅柿、夏莊“好家牌”櫻桃番茄等;林果方面的“(山色)峪”櫻桃、“少山”紅杏、“石溝”寒露蜜桃、“宮家”葡萄等;茶葉方面的云頭崮“老爺茶”、后金“東嶗雪毫”、鵬飛“鐵騎山雪芽”等。通過農業品牌的創建,進一步提升了該區農產品的知名度,也為農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發展觀光農業,以旅游帶增收。 ????從一碧萬頃的鐵騎山茶園到煙波浩渺的紅島海岸,從巧奪天工的毛公山到濃香馥郁的上馬蘭花生產基地,城陽處處激蕩著觀光農業的身影。 ????2010年1月初,位于城陽區夏莊街道源頭社區的法海寺生態農業觀光園正式開園,該園位于法海寺以北200余米,南鄰老虎山,具有涵養水源的作用,被稱為天然的“城市氧吧”。園區內現有新型節能型日光溫室20個,智能聯棟溫室1棟,現在棚內的草莓、西紅柿、黃瓜等水果、蔬菜已新鮮上市,每人30元可以就可以任意品嘗、采摘大棚內的各種蔬菜、水果,購買按實際價格收費。市民在采摘品嘗的同時,也可以到法海寺體驗佛家傳統文化內涵,還可以登山健身,享受人間仙境之樂。觀光園自開園之日起就備受追捧,短短2個月的時間,已實現收入160萬元。 ????依托區內豐富優質的林果資源、以節會為平臺、以旅游帶增收早已成為城陽人的拿手好戲。城陽地處嶗山西麓,東部山區土地肥沃、水質清甜,并且水果種植歷史悠久、品種豐富,因此城陽著力發展了以櫻桃、杏、草莓、葡萄、大棗等時令小水果為代表的各種旅游節會。如(山色)峪櫻桃山會、超然大棗節、宮家村葡萄節、少山紅杏節等旅游節會早已享譽島城,據統計,2009年城陽全區果樹總面積達到2.1萬畝,總產量1.01萬噸,實現收入4000余萬元。通過舉辦各種節會,不僅提高了果品附加值,更重要的是帶動了周邊地區觀光休閑旅游和農家樂特色餐飲的蓬勃發展。以“山色峪櫻桃山會”為例,該節會每年可為當地農民增收1000萬元以上,種植果樹、辦農家宴已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新路子,到城陽近郊游也成為許多市民的第一選擇。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并不意味著農業的黯淡,二三產業的迅速發展也遮擋不住城陽現代農業的耀眼光芒,城陽發展農業的道路也為同樣處于都市近郊的區市提供了一個借鑒: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為城市提供優質農產品;充分提高品牌在發展農業中的價值;充分發揮農業的休閑體驗功能……如此則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