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迎接與青島“同城時代”的到來,山東省膠南市突出環境優先發展理念,推進治污減排,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著力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示范區”。 ???堅持環境優先 ????膠南市牢固樹立“生態立市、環境強市”理念,強化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嚴把項目準入、規劃和容量三關,為迎接“同城”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環境資源保障。 ????膠南市堅持“準入但不濫入”和“擇優而入”的原則,嚴把環境準入關口。在項目審批上,強化環保、發改等部門的統籌協調,實行環保優先預審。同時,將發展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中,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境法律法規的項目一律不予審批。 ????膠南市堅持從規劃上與大青島對接融合,嚴把規劃環評關。對全市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和完善,確定了以發展臨港產業、科教、商貿和旅游業為主的城市定位,編制完成多項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交通、綠地系統等專項規劃,并嚴格按照規劃程序進行環評審批和組織實施。近兩年來,先后組織完成了臨港經濟區、開發區等大型工業園區和城區供熱的規劃環評。 ????實施建設項目審批“總量指標”和“容量許可”雙重控制,嚴把環境容量關。把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作為項目審批的前置條件,按照“管住污染排放總量、嚴控廢物增量、擴大環境容量、用好資源存量”的原則,采取先算、后審、再批的措施,禁批“兩高一資”項目。 ????推進治污減排 ????實現“同城”發展,首先要實現生態環境上的同步發展。膠南市以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為落腳點,以推進治污減排為抓手,不斷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對排污企業的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膠南市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先后投資近10億元建成投運兩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3萬噸,并完善了城區污水管網配套建設。今年還將開工建設日處理能力為3萬噸的靈山衛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建成后,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將超過16萬噸,實現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投資140萬元建成環境監控中心,完成了28家重點企業44臺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并與山東省、青島市環保部門聯網,實現了重點污染源全天候自動化監控。 ????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膠南市連續7年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實施了燃煤鍋爐淘汰整治和脫硫降塵工程。近兩年來,先后關停了22臺共計370噸位的燃煤鍋爐,21臺35噸以上大型燃煤鍋爐全部安裝了脫硫除塵設施,10噸以下的小鍋爐全部安裝了水膜除塵設施。 ????實施企業環保誠信承諾和環境行為等級評價制度,對全市262家排污企業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對存在污染隱患、超標排污和環境信用差的企業,加大檢查監測頻次,實施24小時不間斷巡查和錯時執法。將屢次違法排污的企業列入“黑名單”,按照自由裁量權處罰標準,依法給予上限處罰。對治污設施不完善、擅自停運治污設施、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實行限期治理,并督促企業實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限期治理仍不達標的企業堅決關停。2009年,膠南市共出動聯合執法人員7835人次,查處違法排污企業13家,限期治理3家,對6家企業實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關停嚴重違法排污企業1家。 ????轉方式調結構 ????膠南市堅持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作為“同城”發展的“助推器”,堅持收金不忘增綠,科學設置環境功能區劃,積極構筑現代產業體系。 ????轉方式,積極淘汰落后產能,先后關停搬遷20余家重污染企業。同時,投資4億多元實施了化工區綜合整治與產業提升工程,每年列2000萬元用于污染減排貸款貼息補助。設立節能減排獎,對完成在線監控和治污設施安裝任務的企業給予獎勵。近兩年來,累計兌現獎勵資金3000余萬元。 ????調結構,傾力打造“藍色經濟示范區”。膠南市依托良好的海洋資源優勢,先后謀劃建設了臨港經濟開發區等八大產業平臺。膠南市財政設立藍色經濟發展基金,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扶持海洋科技、海洋產業化項目及沿海地熱資源勘探。同時,突出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組織實施好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海藻精深加工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范”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