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改造一新的綿陽市政務服務中心招投標交易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這是綿陽市為遏制招投標過程中圍標、串標、排斥潛在投標人等違法行為的發生,規范招投標行為,打造陽光交易平臺所采取的新舉措。 ????“5·12”特大地震給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綿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全市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災后重建工作的安排部署,綿陽市三年災后重建項目共7318個,估 ????為做到科學重建、陽光重建、廉潔重建,綿陽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紀委書記為組長的災后工程案件查處領導小組,提出確保“工程建好、干部不倒、群眾說好”的工作目標,堅持一手抓工程建設領域招投標問題的堅決查處,一手抓招投標工作機制制度建設,加大科技反腐力度。 ????市紀委副書記蔣玉平向記者介紹說,在以往的招投標評審環節,由于完全采用人工評標方式,專家自由裁量權較大。有的投標人想盡辦法“勾兌”(四川方言,指拉關系)專家,通過各種手段影響或左右專家的評審行為,隨意廢標或不嚴格按照招標文件評標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項目甚至被迫重新評標,不僅增大了監督和調查核實的難度,還嚴重影響了工程建設進度。在游仙福利綜合項目招標過程中,就發生了個別監督人員泄露評標專家信息,導致投標企業直接向專家行賄的事件,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蔣玉平強調,推進招標投標工作電子化建設進程,就是要減少“勾兌”,讓企業掙該掙的錢,增加干部違紀的成本和難度,從源頭上有效杜絕工程建設中腐敗行為的發生。 ????2009 年10月1日,綿陽對國家投資建設項目實行“網上發售標書”。招標文件、圖紙在指定網站公開發售,由招標人從網上直接下載,整個過程全部由系統自動控制,潛在投標人購買標書和交納投標保證金均通過網絡和銀行自動對接完成,潛在投標人所有信息在開標前系統自動保密,確保了整個標書發售過程的公平、公正。網上發售標書也使投標人的范圍更加廣泛,比未實行網上發售標書前平均每個項目的投標人增加了40%-60%,外地投標企業的占有比例增加了20%左右。 ????同年11月,綿陽市國家投資工程建設項目的立項審批、招投標核準、施工管理以及設計變更等九個環節的重要信息,也都通過電子網絡等載體實行全面公開,廣泛接受社會監督。此次新落成的市招投標交易服務中心建筑面積1258平方米,分設開標、評標、監控和辦公四個功能區域,在每個區域都有明顯的電子LED顯示牌指示和安全通道標識,招投標的整個過程由系統自動控制,實現了“信息全公開、評標全封閉、過程全監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因素對評標數據的干擾和篡改,避免低價中標、高價結算等行為的發生。 ????這套系統還提高了評審效率,能在數秒鐘之內,完成對標書的導入,在幾分鐘之內對幾十萬個數據項的核算、分析和比較,發現標書存在的各類問題,選出最優的商務標,將原來完成一份標書平均3-4小時的評審時間縮短到只要30分鐘左右,大大節約了評審時間,提升了評審效率。 ????在加強科技反腐力度的同時,綿陽還注重把嚴明紀律、強化懲處擺在突出位置,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行為。在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上公布中紀委投訴舉報電話12388和綿陽市投訴舉報電話2539462,實行24小時值守,在全市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建立了1512個信訪舉報投訴點,并印發宣傳畫1萬冊。截止2010年2月底,綿陽市共查處涉及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含聘用事業人員)138人。其中:給予黨紀處分77人、政紀處分10人,移送司法機關8人。 ????蔣玉平介紹,下一步,綿陽市將把電子化招投標工作向交通、水利、信息產業以及政府采購等領域延伸,努力實現電子化招投標對國家投資建設工程的全覆蓋。 |
上一篇:陳倉區推行公務接待“廉政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