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公布了《國家公務員招考中的就業歧視狀況調查》。調查顯示,2010年中央國家機關以及北京、黑龍江、浙江、廣西四地的國家公務員招考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8種就業歧視。 ????今天上午,調查起草人之一、中國政法大學憲法研究所所長蔡定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就業歧視已經變成公開的條款出現在招聘廣告中,這說明社會上的歧視現在已經很嚴重了。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機關的招聘 ????調查 ????招聘廣告中年齡歧視普遍存在 ????在《公務員錄用規定(試行)》中規定,報考公務員的資格之一為“年齡為十八周歲以上,三十五周歲以下”,中央機關及直屬機構、各地方公務員招考中都有同樣要求。 ????“年齡和健康這兩種就業歧視普遍存在!”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研究員劉小楠副教授上午表示,有的招聘條件并不是招聘單位實際需要的,這就屬于典型的就業歧視。并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年齡超過35歲的人不能勝任公務員工作,也沒有任何數據表明18歲到35歲的人會比35歲以上的人具有更強的能力。 ????對《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中有關“淋病、梅毒……艾滋病”的規定,調查報告認為,這一條款沒有區分在潛伏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發病期的艾滋病人,構成健康歧視。 ????身高要求屬于身體特征歧視 ????此次調查顯示,中央機關公務員招聘中,身體特征歧視職位數占總職位數的14.02%,占中央機關公務員招聘歧視總量的5.41%。 ????地方公務員招考中,身體特征歧視職位數占總職位數的2.09%,占地方公務員招聘歧視總量的0.70%。 ????劉小楠認為,身高的要求就屬于身體特征歧視,“身體特征歧視是指用人單位基于應聘者的外貌、身高、體重等身體特征,而給予不合理的區別對待?!?/p> ????公務員招考就業歧視調查 ????調查單位: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 ????調查范圍:中央國家機關、北京市、黑龍江省、浙江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公務員招聘廣告。 ????調查崗位:16841個公務員崗位,其招聘條件均來自公務員錄取系統官方網站。其中北京1423個、黑龍江1860個、浙江3681個、廣西598個、中央國家機關9279個。 ????8種歧視類型:年齡、健康、性別、民族、殘疾、社會身份、政治面貌、身體特征。 ????性別歧視地方機關嚴重 ????地方機關性別歧視比中央機關嚴重,地方機關占總職位數的16.56%,中央機關為12.96%。 ????“基于應聘者的社會身份給予不合理的區別對待就是社會身份歧視,包括戶籍歧視、地域歧視、出身歧視、身份歧視4種。”劉小楠介紹,限定戶籍、限定國家機關工作經驗等,都屬于社會身份歧視,這在地方公務員招考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占總職位數的72.46%。 ????蔡定劍表示,在地方公務員招考中社會身份歧視比例這么高,主要是因為浙江、北京、廣西對報考者戶籍、生源加以限制,或給當地戶籍、生源的報考者以優惠對待。 ????以浙江為例,社會身份歧視崗位在其3681個崗位中占了3450個,達93.72%。 ????蔡定劍對本報記者表示:“政府機關不但沒有帶頭反對就業歧視,反而帶頭歧視,反就業歧視要從政府機關開始?!?/p> ????建議 ????我國應該成立“就業機會平等委員會” ????盡管我國憲法、就業促進法、勞動法等法律都有禁止就業歧視的規定,但還存在法律缺失,沒有對就業歧視的定義、認定標準、救助體系等,蔡定劍等人期待這份調查報告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成立我國的“就業機會平等委員會”。 ????蔡定劍說,對于無法調解的,如果在應聘或考試中覺得受到就業歧視,可以訴諸法律,國外采取的是舉證責任倒置,由被告舉證,證明自己沒有就業歧視。 ????他說:“比如男女共同應聘一個崗位,最后男的被聘用,女的覺得存在就業歧視,起訴后,被告就需要舉證,證明在招聘過程中不存在就業歧視。還要舉證本單位的男女比例,證明單位內不存在性別歧視?!?/p> |